古代选拔官员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举孝廉和科举制度。举孝廉要求候选人必须得到他人的推荐与认可,往往需要依赖人际关系,而科举则更加公平,不论出身、家庭背景、财富多少,...
同治皇帝去世后,慈禧太后挑选了载湉作为未来皇帝。但光绪皇帝在登基时,仅五岁,实际上还不到四岁半,让他不得不在幼年时期就肩负起皇帝的荣光。由于年纪尚小,他无法独自...
在华夏悠久的历史中,许多时刻被后人铭记为“至暗时刻”,而西晋之后的“五胡十六国”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那时,诸多新兴国家如同雨后春笋般纷纷崛起,纷争不断,国土...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考古人员从黄河水中打捞出4个70吨重的铁疙瘩。面对这四个庞然大物,这四个铁疙瘩是古人用来做什么的?专家考究过后,确认了它们就是开元铁牛。人们...
提起清政府,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起那些不平等条约,似乎哪个国家都可以占到“便宜”,其软弱不堪的形象已经深深地映入我们的脑海之中。可是,如果细读历史的话,你就会发...
1. 辽国的危机与灭亡的前兆 辽国与北宋的关系,几乎是从一开始便充满了矛盾与斗争。两国之间常有剑拔弩张的局面,时而也会因为相互的利益交换而表现出一些平和的外交...
写活历史人物?汉末三国系列之诸葛亮(25) 这一期的内容,本来是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因学界对230年发生的一场战役的性质,存在争议,导致对哪场战役才是诸葛亮的第...
百年工运故事 第二十四期 先锋:“一五”计划中工人阶级的拼搏身影 1956年4月30日,北京体育馆内气氛热烈,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在此开幕。镁光灯闪烁,一位身...
你所丢弃的,是人家所得不到的 1793年的一天,一群英国人正在将他们不要的垃圾扔掉,在这个过程,却发生了一件令他们匪夷所思的事情: 清朝骨瘦如柴的农民们看到洋人...
中国能够成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绝非一蹴而就。这条道路,布满荆棘,洒满了先辈们的血与泪。纵使在今天,我们常把这段历史视作过去的辉煌,但若仔细剖析,就会发现,这...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谚语流传在清代官场中,用来形容地方官员的收入情况。意思是,即使是一位清廉的知府,他的一任收入也能达到十万两白银。除此之外,还有另...
在1367年,朱元璋派遣徐达和常遇春率领25万大军北上中原,这一举措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南至北的统一先例。而500多年后,蒋介石效仿明太祖,再度发起北伐,最终...
三国的纷争持续多年,最终,诸葛亮因劳累过度去世,蜀汉灭亡。曹家最终战胜了东吴,统一了天下。那么,如果刘备成为最后的赢家,他会不会像汉高祖刘邦那样,杀掉一些曾经为...
河南,历史悠久,文明璀璨,中华文明和华夏民族在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而生。河南省博物馆,作为这片土地亿万年历史的载体,完整全面地介绍了这片土地的沧桑变迁与深厚积淀。...
在《鲁宾逊漂流记》中,我们见证了人在极度困境中顽强求生的伟大力量。而1944年,一场与之相似的故事也悄然上演。32名男子与1位女子,被迫在一座荒岛上共同生存,这...
我在前段时间的一篇文章里,说到“康熙8岁丧父”这么一件事,立刻有读者提出了质疑:康熙哪里是8岁丧父?《鹿鼎记》都说了,顺治明明没死,他是跑去五台山出家当和尚了,...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春秋乱世,秦始皇一统七国、安定天下;宋金两朝对峙,岳飞一生与金抗战等等。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有太多太多的英雄豪杰生于乱世却誉满天下、流芳百...
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还沉浸在战胜侵略者的喜悦之中,然而,蒋介石却急不可待地转而发动对共产党进攻的战争,令人民失望和愤怒。面对蒋介石的背信弃义,共产党毅然站起来进...
吴绍周,国民党第八十五军军长,是抗日战争时期的知名将领之一。他曾英勇带领部队奋力抵抗日军,守护祖国的疆土。然而,忠诚于蒋介石的个人信仰却使他误入了与人民为敌的道...
建安二十四年冬,六十五岁的曹操在洛阳病榻上做了一个梦。 梦里,一名黑衣少年手持七星刀,孤身闯入眼前的府邸。少年身姿矫健敏捷,在宅邸中穿梭,悄无声息地来到一间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