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蒋家王朝的终结者——青年与暮年时期的蒋经国
创始人
2025-08-02 07:32:18
0

蒋经国,蒋介石之长子,出生于1910年4月27日,为蒋介石的前妻毛福梅所生。

蒋介石病逝以后,蒋经国于1978年5月就任台湾国民党政府伪“总统”。1988年1月13日在台北病逝,享年78岁。

青年时期的蒋经国

(一)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堪称进步青年

蒋经国于1924年考入上海浦东中学就读。1925年5月30日,上海各界总共有2000多人在公共租界内散发传单和游行示威,揭露日商枪杀和抓捕学生的罪行,遭到租界当局的镇压。被枪杀和拘捕了上百名的爱国学生,史称“五卅惨案”。这年夏天蒋经国因参加抗议五卅惨案的游行示威,被学校开除。但并未因此屈服,在转读北平外语补习学校后,又因参加反对北洋军阀的学生运动被监禁两周。

由此可见,中学生时代的蒋经国不失是位充满正义感的的热血少年。

(二)留学苏联,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为苏共党员

1917年,苏联十月革命爆发后,建立了苏维埃红色政权,在此后的年代里,苏联的共产主义思潮,对中国产生深远地影响。

1924年1月,孙中山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在此基础上,国共开始了第一次合作。在苏联的帮助下国民党在广州创立了黄埔军校,我党也参与了创建并选派党的优秀干部到黄埔军校任教。国民党与中共和苏共进入了短暂的蜜月期。

1925年10月7日,为了纪念去世的孙中山,苏联决定成立莫斯科中山大学,专门为中国革命培养人才。就是在这样历史背景下,年方15岁的蒋经国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成立之初,即赴苏留学,进入该校学习。因积极追求进步,两个月后在中大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后,蒋经国先在莫斯科军事特种技术学校进修,半年后被保送进入列宁格勒托玛卡红军军政大学学习。这是正规军事学府,专门为苏联红军训练优秀的军事指挥官。与莫斯科中山大学不同的是,这里上课不用翻译,课程偏重军事技术。另外,学校除了教军事之外,同时教政治。1929年12月,蒋经国成为苏联共产党预备党员。因为其身份特殊,直至1936年底,蒋经国才被批准成为苏共正式党员。

蒋经国在苏联学习、工作、生活了整整12年。除了留学生涯外,他还当过小火车站的搬运工人,做过弥尔他金矿的矿工。在乌拉尔重型机械厂干过技工、技师、副厂长兼工厂报纸主编。

留苏期间,蒋经国还曾于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发表声明指责蒋介石叛变革命;1935年1月在列宁格勒的《真理报》上发表文章,批评蒋介石的“清共”政策,鲜明地表明了他的政治立场。

(三)路见不平一声吼,抱得美人归

1934年,在乌拉尔重型机械厂工作期间,蒋经国与一名来自白俄罗斯的女工芬娜相识并相恋。他俩的结识过程富有传奇色彩。

十七岁的芬娜不仅浑身散发出少女的青春气息,而且长得特别漂亮,让不少俄罗斯男人垂涎三尺。一天晚上,芬娜下班后独自走在路上,遭到几名喝多了酒的男人的调戏,恰好被途经此地的蒋经国看见,不由怒从心起,竟然不顾一切冲上去制止,结果被几条牛高马大的俄罗斯汉子揍得鼻青脸肿。

蒋经国虽然挨了打,但英雄救美的故事有了完美的结局。事后芬娜爱上这个身材虽然不高大却勇敢的中国男人。

1935年蒋经国与芬娜正式结婚成为一对异国夫妻。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六项主张。

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蒋经国于1937年3月携芬娜回国。蒋介石似乎对这个俄罗斯儿媳还算满意。并为其取了个中国名字蒋方良。

作为蒋个石的长子,蒋经国回国后政治立场发生了根本性地转变,加入了其父的反革命阵营。

暮年的蒋经国

1972年62岁的蒋经国出任台湾“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

1975年4月蒋介石病故后,接任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主席。

1978年5月起任台湾“国民政府”伪“总统”。

蒋经国的暮年有两件事对台湾的前途有重大影响。

(一)重用李登辉,为“台独”提供了生长的土壤,留下了隐患

蒋经国在主政台湾期间积极推行“本土化政策”,大量启用台湾本省籍官员。1923年岀生于台湾台北县三芝乡的李登辉,便成了其重点培养对象。

1978年蒋经国继位“总统”,即让李登辉出任台北市长,1979年李登辉被任命为国民党中常委,踏进权力核心,1981年提拔其任台湾省主席,1984年又被蒋经国钦定为伪“副总统”。

1988年1月13日,在蒋经国逝世的当天,李登辉就宣布接任台湾“国民政府”伪“总统”。半年后,又夺得了国民党主席。

李登辉上台不久,就把流亡美国的台湾最大“台独”头目彭明敏礼迎回台。在李登辉“两国论”的“台独”思想指导下,12年内台湾5次“修宪”,在台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直接导致了陈水扁与民进党羽翼渐渐丰满,分裂势力在台湾占据了主导地位,导致两岸关系恶化。2000年李登辉自食其果,因选举失利卸任并被国民党开除党籍。

有人说李登辉是日本人,不过并非是事实。李登辉祖籍福建永定,出生于台湾台北县三芝乡,是中国人不假。但在日本殖民台湾时期李登辉确实取了个“岩里政男”的日本名字。

众所周知,蒋经国与日本有杀母之仇。其生母毛福梅糸浙江奉化岩头村人,1901年与时年14岁的蒋介石成亲。1939年12月12日,毛福梅在蒋家老宅丰镐房外不幸被日寇飞机炸弹炸死,享年57岁。

蒋经国听到消息之后,直接从江西回家奔丧,当时"恼怒万分,还写下“以血还血”,四个字刻在石碑上,以此明志,誓报杀母之仇。

因此,李登辉若真是日本人,一定不会得到重用。更不会让其成为接班人。栽培和重用李登辉是蒋经国暮年犯的最大错误。

二)至死不忘两岸统一,可惜时不我待,夙愿难圆

68岁的蒋经国上台后,在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上与蒋介石是一致的,以身为炎黄子孙为荣,痛恨分裂国家的行为,都对台独分子采取高压政策。与其父不同的是,蒋经国已清醒地认识到靠国民党的力量“光复大陆”已无可能,要实现国家的统一,只有通过两岸和谈才能实现。

蒋经国曾对人说:“我们必须采取主动,踏上统一之路,台湾和大陆终究必须统一,两岸若不统一,台湾恐怕将越来越难独立存在。”“有一天台湾能与日益强大的大陆统一,则中国会有伟大的未来前途。”

身体每况愈下的蒋经国深感时无多日,迫不及待要开启两岸交流的大门。1987年,蒋经国做出了一个划时代的举动,下令打破了“三不政策”,无论是台湾老兵,还是台胞民众都可以自由前往大陆探亲。跨出两岸交往的重要一步。

其实,自1981年10月初起,蒋经国就先后3次派出密使沈诚赴北京为两岸和谈铺路,受到党和国家有关领导人的接见。特别是1987年3月,沈诚第3次密访北京,当晚即将大陆意见通过香港转告蒋经国。蒋经国经过反复考虑后,表示同意“两党对等谈判、中央层次”的模式,但在技术上的细节有待商榷。

为了配合两岸谈判,蒋经国指示在台湾省国民党内成立一个工作协调小组。

无奈天公不作美,眼看蒋经国已把台湾回归的计划提上了日程了,却横生意外。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因在睡梦中突发胃肠道大出血而猝然病逝。

邓公闻讯后叹息:“可惜,经国死得太早了。”

沈诚曾表示:“如果蒋经国不死,两岸问题早就解决了”。

蒋经国去世让两岸统一的工作戛然而止,本以为即将完成的事情却突然一下子变得遥遥无期,这让很多人都深感遗憾。

1988年1月14日,蒋经国逝世的第二天,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吊唁蒋经国逝世。电文如下:

“台北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

惊悉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主席蒋经国先生不幸逝世,深表哀悼,并向蒋经国先生的亲属表示诚挚的慰问。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一九八八年一月十四日”

《人民日报》也对蒋经国的逝世进行了报道,对他缓和两岸关系的努力给予积极评价。

相比于1975年蒋介石逝世后,《人民日报》在当年4月7日刊发了《蒋介石死了》的消息,消息中第一句话就对蒋介石的一生定了性:“国民党反动派的头子、中国人民的公敌蒋介石,四月五日在台湾病死。”对蒋氏父子逝世的报道,无论是从用词、语气还是评价,都有天壤之别。从此也可以看出蒋经国晚年在促进两岸统一上所作的贡献是被认可的。

(本文插图均来源于网络)

#头条创作挑战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人物简介:伊尹,商朝最早的丞相,传说通晓天文地理,无所不能,人称活神仙,主要成就:辅佐成汤建商灭夏。...
原创 他... 帅和将,翻阅书本你会发现一般出现在军队和战场上,一场战争的最终结果往往在于将和帅的默契程度。但很多人...
原创 一... 抗日战争期间,在新四军一支部队击败日军的一场战斗之后,曾发生过一件让人觉得颇为费解的事:部队经过一场...
原创 秦...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 河南省汤阴县 )人。 南宋...
原创 原...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是唐人的一首绝句,意思是将军的功名是万千白骨堆积而成,一人荣耀...
原创 侠...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
原创 苏... 在后苏联地区,各类废弃的军事设施随处可见。虽然大多数并不特别吸引人,但其中一些无疑值得关注。在我看来...
丹甲青文弥复光(了不起的甲骨文... □本报记者 张体义 11月15日,河南省甲骨文研究院揭牌仪式结束后,记者再次来到殷墟博物馆,在“探索...
在瓷器上写诗绘画 从长沙窑看唐... 长沙窑,是我国古代毗邻湘江的一片大型民间窑厂,坐落在如今的长沙市铜官镇至石渚湖一带,兴起于中唐,鼎盛...
原创 初... 初唐故事:将军飞骑从天降,虏酋余威扫地时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冬季,吐谷浑入寇凉州,诏令李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