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纷争持续多年,最终,诸葛亮因劳累过度去世,蜀汉灭亡。曹家最终战胜了东吴,统一了天下。那么,如果刘备成为最后的赢家,他会不会像汉高祖刘邦那样,杀掉一些曾经为他立下赫赫战功的功臣呢?刘邦在击败项羽之后,并没有给韩信太多的信任,甚至为了防备他可能的威胁,迅速收回了韩信的兵权,并最终找借口将其除掉。
事实上,功臣能够成为功臣,往往并不是单纯因为他们对主君忠诚,而是因为他们拥有超凡的能力,这种能力甚至会让主君产生忌惮。为了防止下属挑战自己的地位,历史上许多帝王都会选择通过暗杀或者打压的方式来铲除那些可能威胁到自己统治的人。这种潜规则,许多帝王都心知肚明。
那么,刘备最有可能杀掉的功臣是谁呢?诸葛亮对此显然心中有数。首先可以排除自己,毕竟他作为谋士,刘备没有理由对他下手。真正令刘备心生戒备的,往往是那些手握重兵,或在战场上拥有卓越表现的人,因为这些人在有野心的情况下,一旦叛变,将给国家带来无法估量的后果。
从蜀汉的将领中,刘备最重视的人,无论是军权还是影响力,毫无疑问就是关羽和马超。
谈到关羽,许多人会提出疑问,刘备与关羽结拜为兄弟,关羽对他忠诚不二,不顾曹操的高官厚禄毅然回归刘备阵营。而且,关羽死后,刘备痛不欲生,怎么可能会对关羽下手呢?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在刘备打下江山之前,蜀汉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势力,关羽此时恰好是刘备最能依赖的大将。但问题在于,关羽那傲慢且不愿屈服的个性,最终也成了他的致命弱点。如果刘备最终获得了天下,关羽是否依旧能够保持那份平和与忠诚呢?那个时候,关羽高傲的个性很可能会让刘备感到不安,甚至视其为威胁。
刘备的身世本不显赫,虽然他以中山靖王后代的身份自诩,并且通过汉献帝的认可获得了“皇叔”的称号,但其实他仅仅是宗室中的远房亲戚,与中山靖王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即便如此,刘备至少比起刘邦有着一点点亲戚背景。而在刘备的江山积累中,刘邦都能为防备韩信而斩杀其功臣,刘备又为何不能?
关羽在军中的威望和军功不可小觑,曾几何时,他甚至连东吴的孙权都敢公开斥责。更何况,关羽在蜀汉中的地位更为特殊,他对其他将领极度轻视,黄忠和马超归顺刘备后,关羽根本不屑一顾。更为甚者,刘备封五虎上将时,关羽得知马超和黄忠与自己平起平坐时,心生不悦,甚至一度想要放弃这一头衔。关羽唯一重视的,似乎只是曹操封给他的汉寿亭侯,这一荣誉虽无实权,但在蜀汉中却是他独一无二的象征。若刘备封关羽更高的职务,关羽能心甘情愿吗?他手握重兵,军中威望极高,刘备不得不对其保持警惕。
说到马超,刘备从一开始便对他缺乏信任。马超虽然是东汉开国功臣马援的后代,但早期并未接受曹操的招揽,反而与关中其他诸侯联合对抗曹操,意图一统天下。最终,马超因战败而沦为依附者。尽管如此,刘备还是选择了收纳马超,因为他看中了马超在军中的威望以及能帮助他争取益州的能力。然而,刘备从未完全信任他。马超攻下成都后,刘备封他为平西将军,但实际上并未给予他太多实权。此后,刘备虽然封马超为左将军,并在自己称帝后授予他凉州牧的职位,并赐予骠骑将军的封号,实则不过是让马超有了一个安稳的职位,却永远无法再掀起波澜。
刘备深知马超曾是与自己平起平坐的军阀,实力远超自己,只是缺乏聪明的头脑和战略眼光。因此,刘备始终无法完全信任他。尤其是马超曾公开表示,为了追随韩遂,甚至不惜背弃亲生父亲,这种背叛的行为让刘备怎能放心将自己的江山交给他?马超若有机会恢复往日的辉煌,必然会背叛刘备,寻求更大的权力。
相比之下,诸葛亮则没有这种问题。刘备在世时,他没有兵权,一直保持着臣子的身份,并与刘备保持礼貌的距离。他从不自视过高,知道关羽和马超那样的将领,终究可能会因为权力而为自己带来杀身之祸。正是因为如此,诸葛亮始终谨慎行事,避免了成为刘备潜在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