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形成并非由单一部族独立完成,而是上古时期众多部族长期融合的结果。在这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东夷集团作为重要的原始股东之一,其历史地位尤为突出。现代考...
文丨默 达 9月15日,国家文物局介绍青海省玛多县尕日塘秦刻石调查研究有关情况,经审慎研究,认定扎陵湖畔发现的“昆仑采药刻石”为秦代刻石,定名为“尕日塘秦刻石”...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雷神与雷电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从《山海经》到民间故事,关于雷电的记载不胜枚举。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尽管中国古代建筑多以易燃的木材为主要建材...
想象一下,公元前1600年,地球上几个最会搞文明的人正同时在线。 商王在朝堂里卜卦问天,法老在金字塔里筹划灵魂永生,巴比伦人正忙着立法做事,印度河边的居民已经把...
历史上很多人都知道,朱元璋出身贫寒,靠着一身狠劲儿,从和尚干到了皇帝。 这事本身就够传奇了。 可有件事,一直让人琢磨不透:小明王韩林儿,那是红巾军的“正主”,朱...
9月10日,西安市第三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发布会召开,西安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保护名录。至此,已有217个地名入选西安市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西安市第三批...
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1908年深秋的紫禁城,接连传出两则震惊朝野的噩耗——年仅38岁的光绪帝突然驾崩,不到20小时后,执掌大清近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也撒...
历史上发生过许多令人毛骨悚然的离奇事件,这些事件往往超出常理,让人细思极恐。即便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这些谜团依然无法用科学完全解释清楚。它们就像笼罩在人类认知...
朱棣不喜欢又瘸又胖的大儿子朱高炽,而更喜欢英武且战功赫赫的次子朱高煦。 那朱棣为什么还要立朱高炽为皇太子呢? 可能很多人会说,当然是因为好圣孙朱瞻基呀。 朱高炽...
抗战岁月中的睢杞太传奇:王广文与草寺庙智取战 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位于中原腹地的河南睢县、杞县、太康县(简称睢杞太)地区,成为了敌我双方反复争夺的战略要...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由满族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人口增长呈现出令人瞩目的变化。根据历史资料显示,在建国初期全国人口大约有7000万,但到了道光皇帝在位时期(1...
(来源:廊坊日报) 转自:廊坊日报 本报讯(记者 李虹瑾 通讯员 胡树林)近日,由香河老区建设促进会和香河摄影艺术学会编纂的,反映香河县淑阳镇抗战故事的书籍《烽...
毛远新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亲侄子,出生于革命先烈毛泽民的家庭。作为毛主席最亲近的亲属之一,毛远新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大多与伯父共同生活在北京中南海。在这段难忘的岁...
日本昭和天皇裕仁的名字,深深烙印在亚洲多国人民的集体记忆中。这位在位长达63年的君主,在其统治期间发动并指挥了日本对周边国家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东南亚及太平洋地...
《三国演义》中有两处极具戏剧性的情节对比令人深思:其一是徐庶初投刘备帐下时,仅凭三言两语便能让心高气傲的关羽俯首听命;其二是诸葛亮初掌兵权时,关羽竟公然抗命,最...
纲目不疏 邯 郸 1 典源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刘公干以失敬罹罪。文帝问曰:卿何以不谨于文宪?"桢答曰:臣诚庸短,亦由陛下纲目不疏。’ ” 2...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却忽略了尘埃里藏着的真实心跳?在这里,我会用显微镜般的考据剖...
全文共909字 | 阅读需3分钟 说到“司空见惯”一词,大家都不会陌生,意思就是——看得多了也就没啥好奇怪的了。 那你们知道这里的“司空”是指谁吗?见惯的又是什...
2006年初冬的莫斯科,国际音乐大厦灯火通明,金碧辉煌的大厅里回荡着悠扬的古典乐声。这座象征着俄罗斯文化辉煌的建筑此刻人头攒动,政商名流与各国记者济济一堂,共同...
公元 399 年的长安城,初春的风还带着寒意,城门口却围着一群僧人,都在送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 —— 他叫法显,这年已经 65 岁了。放在现在,65 岁早该含饴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