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抗日军队里,除了八路和新四军,还有一支队伍兵力多达11个军
创始人
2025-09-21 04:31:22
0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华大地上涌现了成千上万的英雄人物,他们如同春天的嫩芽,迅速崭露头角,犹如熊熊烈火,照亮了黑暗笼罩的大地。虽然在蒋介石的领导下,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初期消极应战,但正是我党凭借着简陋的装备,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撑起了敌后战场,为民族抗争贡献了力量。

因此,八路军和新四军在老百姓心中赢得了极高的声誉,成为了他们眼中的英雄。然而,除了这两支广为人知的队伍外,我党还有一支鲜为人知的部队,它在抗日战争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兵力竟然达到一个惊人的规模,超过十一个军。这支队伍到底是什么呢?

抗日战争爆发后,党中央多次致电南京政府,呼吁集中兵力共同抗敌,但蒋介石对这些呼声置若罔闻。为挽救民族危亡,张学良将军采取了果断行动,将蒋介石扣留,并发动了西安事变。蒋介石在压力下最终同意了国共合作。尽管表面上两党达成了合作,但蒋介石心中始终有不满,因此他在军力支持上并未完全配合。当时我军的红军主力驻扎在陕北,精兵不过七万多人。经过深思熟虑和战况分析后,毛主席决定组建四个军级单位,以更好地抵抗日军。

然而,蒋介石再次变卦,只同意提供两师的兵力,并要求派遣国民党政治人员随行,名义上是共同指挥,实际上却是在质疑我红军的战术,企图通过插手内部掌握我军战斗计划,从而在日后对我军实施围剿。这一局面使得谈判陷入僵局,双方的意见难以达成一致,然而在那时,敌人的步伐已逼近,天津和北京相继沦陷,局势愈加紧迫。蒋介石终于做出了妥协,表示同意将八路军编成三个乙种师,每个师定员一万五千人。

蒋介石的这一让步表面上看似为了国家存亡,但实际上他仍然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即便兵力支持有了,蒋介石依旧要求八路军总部设在国民党阵营,目的是吞并红军的力量。面对如此复杂的局势,毛主席最终决定按照中央军委的决定,将中国工农军的第一、二、四方面军改编为国民党的第八路军。部队改编后,终于得以投入前线,与日军展开激烈对抗,牺牲了无数的战士,最终为夺回失地,八路军的威名得以响亮传扬。

与此同时,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战士们在长征后,由陈毅将军带领的留守部队,开始了顽强的抗战。尽管兵力悬殊,最终还是失守了不少领地,但这些游击队员从未停下抗日的步伐。在抗日战争爆发后,这支部队重新回到组织,组成了新四军。蒋介石依旧想将新四军纳入国民党旗下,并要求由其派遣政治领导。游击队员们坚决不同意,他们经历了多年蒋介石的压迫,怎么可能再屈服于他的掌控?于是,部分老同志甚至前往中央投诉蒋介石借机夺权,要求分道扬镳。

这种情况下,双方的矛盾愈加激化,但我党始终坚持理智协商,最终决定由叶挺担任新四军的军长。这一决定暂时平息了蒋介石的愤怒。在新四军投入战斗后,表现得同样英勇无畏,取得了一次次胜利。尽管蒋介石依旧怀恨在心,屡屡通过断供来削弱新四军的战力,但新四军的战士们凭借坚定的决心,克服了一切困难,持续为民族解放而奋斗。

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在这两支主力之外,还有一支队伍,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对祖国的热爱,给日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这支队伍便是东北抗日联军。

自东三省沦陷以来,东北人民陷入了深重的灾难。作为勇敢且机智的民族,东北人怎能忍受家园被侵占?于是,成千上万的青年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了抗日义勇军,人数最多时一度达到三万余人,堪比十一个军的规模。尽管这些义勇军的规模庞大,但由于各自分散,无统一指挥和组织,缺乏作战计划,最终在与日军的激烈战斗中损失惨重。各个抗日首领的意见不统一,队伍也因此多次被日军逐个击破。

但随着战斗的深入,这些民间起义军意识到,单靠一腔热血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更强的组织和指挥体系。中央党组织及时派出人员,在东北地区建立了抗日游击队,号召有经验的游击队员和共产党协同作战。这样一来,东北的抗日组织终于形成了有效的战斗力。尤其是在罗登贤的带领下,这支队伍逐渐发展壮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罗登贤是其中一位积极投身抗日斗争的英雄,他四处宣传日军的暴行,号召人民奋起反抗。他明白自己的行为可能引来日军的报复,但为了民族大义,他毫不犹豫地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罗登贤在执行任务时被叛徒出卖,最终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他的牺牲激发了更多人的抗日热情,东北的抗日队伍也在党的指导下不断壮大。

在杨靖宇和赵尚志的带领下,东北抗日联军更是屡次打败日军,破坏敌人的补给线,利用游击战术消灭了大量日军。尽管他们的兵力远不及敌人,但凭借对故土的热爱、对祖国的忠诚,他们坚持了十几年的抗争,最终消灭了十几万日军,为抗日战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严酷的东北环境成为了他们最大的敌人。漫长的寒冬、冰雪封山,吃饭困难,许多战士开始动摇,甚至投向了日军。但即便如此,杨靖宇将军从未考虑过投降,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在一次与敌人对抗的过程中,杨靖宇在雪山中坚持了五天,最终壮烈牺牲。当日军切开杨靖宇的尸体时,震惊于他腹中没有一粒粮食,只有树皮和棉花。日军不得不佩服中国军人的坚韧与血性。

即便在兵力逐渐减少,最后只剩下不到一千人时,东北抗日联军依然坚持抵抗日军,直到抗日战争的胜利。东北抗联的战士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换来了祖国的明天,尽管他们的英雄事迹已被人遗忘,但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今天,在祖国的怀抱中生活的我们,必须时刻铭记那些为国家自由和民族解放奉献一生的英雄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武汉这棵板栗树126岁了,每年... 武汉有棵126岁的板栗树,每年结板栗上百斤。9月18日,市民赵先生摘下一个板栗球,剥出板栗尝了尝,竖...
山西省政府最新批复同意:高速公... 山西省人民政府 关于同意朔州环线西南段高速公路增设 迎宾收费站的批复 晋政函〔2025〕92号 省交...
原创 有... 洞口县,位于湖南省宝庆邵阳市管辖范围内,被誉为中国姓氏祠堂之都。虽然洞口县直到建国后才从武冈分出,但...
学习快评|铭记抗战历史,开创光... “今天来到这里有特殊意义”,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省阳泉市,向百团大战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百团...
赣籍“东方马可·波罗”的航海传... “ 浮海途中,汪大渊秉持求实精神,对所过之地的山川、风土人情、物产等都“赋诗以记”。 ” 作者 | ...
原创 齐... 公元前609年,齐国的第二十一位国君——齐懿公吕商人,死于自己随侍的两位车夫之手。这一幕听上去似乎是...
原创 秦... 点燃长明灯是我国古代的一个传统习俗,特别是在除夕夜,家家户户都会点上一盏长明灯,并且忌讳将其吹灭,直...
原创 1... 2014年,一场发生在非洲的浪漫小插曲曾引爆网络:一位来自宁波的女大学生意外收到当地黑人酋长的求婚。...
原创 中... 华夏民族的姓氏文化自古以来便深受百姓的重视。百家姓的诞生正是因为姓氏文化在人们心中占据了不可或缺的重...
原创 一... 夏侯惇与夏侯渊的对比分析:英雄与默将 《三国演义》中的夏侯惇,以其豪气与坚定而为人津津乐道。故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