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东北民主联军的战斗人才济济、资源丰富,但这并不意味着作为总指挥的林总能够轻松地“坐享其成”。实际上,将各个实力不一的山头整合成一支强大的铁拳,远比从无到有的创业之路来得更加艰难。在解放战争的第一年,林总面对杜聿明、卫立煌和陈明仁的竞争,东北战略区一度处于劣势。随着战局进入第二年,林总开始采取逆势而行的策略,成功扭转了局面。除了自身的绝对实力,他还依赖于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首先是一元化的领导体制,提升了他的权威;其次是土地改革,帮助民主联军扩大了兵员并深化了与民众的联系;最后,通过“诉苦”运动极大激发了军队的战斗热情。
经过三大战役的洗礼,经过整编后的第四野战军已经在林总的精心指挥下初具规模,整体战斗力在全军中名列前茅。1955年授衔时,十大元帅中,除了第三元帅林彪和第七元帅罗荣桓外,四野还包括了黄克诚、萧劲和谭政这样的杰出将领。而在57位上将中,曾参与进军东北的19位加上长沙起义的陈明仁,四野遂拥有了超过20位上将,占据了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这一切都充分展示了林总的出色领导才能和战略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