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迁官袭级,则官职大而愈治。夫爵禄大而官职治,王之道也。——【战国】韩非子《韩非子·显学...
1947年8月14和15两日,英属印度解体,印度半岛也分裂成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长期做为英国殖民地的印度国民已经被压迫了100多年。二战后的英国也是百废待...
清朝宣统三年(西元 1911 )秋季,武昌起义爆发。清朝朝廷对北洋新军寄予厚望,希望北洋新军能够弹压武昌起义军。不曾想,清朝朝廷当时的最高话事人之一摄政王载沣却...
1924年,手握重兵、占地为王的东北王张作霖;曾经面南背北、九五之尊的昔日帝王溥仪,两个人有过一次喜剧般的会面。 在那次会面时,粗豪的军阀大帅张作霖,一见到曾经...
中新网北京10月2日电(记者 邵萌)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如果透过历史的长河回望这75年,人们会看到一个怎样的中国? 我们可以从时间刻度的变化...
世人最开始得知夏朝的存在是在周朝文献中。后来在 《史记》中揭开了夏朝的神秘面纱。周朝和西汉的《史记》距离夏朝年代未免太过久远。 值得一提的是,记载众多历史事件的...
摘要:一栋房子的自白:虽然我不在了,但我见证一个时代从繁华到结束 我是一栋房子,更正确地说是栋宅邸,你应该不认识我,因为我早就已经不存在了,但我却是日本一个时代...
古典时期的东亚的政治体系可以简单概括为“宗藩体系”,由于中原王朝往往有着压倒性的政治、经济、文化实力,故周边一些小国便会奉中华为上邦,自身作为藩属,名义上向中国...
清朝是距离现代最近的一个朝代,也是被人们最好奇的朝代。所以就有了很多清宫剧的产生,而且效果还非常的好,比如《 慈禧秘史》、《大太监李莲英》和《末代皇帝》等。再说...
我们读到春秋战国时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国家之间互派质子。在我们印象中,质子肯定是没什么价值的人,可以被随意抛弃。 可为什么这些看似被抛弃的质子,到后期甚至经常会混...
“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这诗本不是形容人的,乃是作者杜甫借物言志的真挚表达。 由于冰与雪都是干净纯洁之物,在古诗中经常用来形容道德高尚、品性高洁的人物,后世...
汉城,这个名字,对许多老一辈的中国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它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中韩两国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交流。汉城之名,源于汉阳,而汉阳之名,则透露出中华文化的...
杜甫在世的时候,作品并不太引人注目,他本人也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完全不能与顶着主角光环的李白相提并论。直到后来,元稹、白居易等人发现了杜诗的巨大价值,这才将...
我们现在通过看清宫剧,了解很多后宫妃子的生活状态。在剧中,妃子们的吃穿用度都很丰富,但是实际中并不是那样的,后宫中的生活没有剧中那么好。 在清朝康熙年间,后宫...
安理会五常是中苏美英法,苏联解体,为什么俄罗斯直接成为了五常? 众所周知,我国本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以及最早创始会员国之一。 但在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以美国...
清朝末期到民国时代,那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永远都不愿意回顾的时代,那是我们民族和国家永远的痛。在那个时期,统治者腐败无能,不断地向外国侵略者妥协,换来的却是民不聊...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人生就像浮萍一般,漂浮不定。1912年清政府退出政治舞台以后,溥仪也被迫从一个养尊处优的皇帝沦为了一个不知该何去何从的普通人。溥仪不仅为当时的...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是中国一句古老的谚语。不论是在小说当中,还是在历史当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基本上大家都遵守这个规矩:不论是多么憎恶对方,对方的使者不能杀,最...
《狄明府》曾言:“汝门请从曾翁说,太后当朝多巧诋。”晚清之际,慈禧太后的上位成为国家发展噩梦,虽慈禧太后手中掌握大权,掌管国家一切大小事宜,却仍无法彻底服众。 ...
13世纪被中外史学界称之为“ 蒙古人时代 ”或“ 蒙古人世纪 ”,因为13世纪的蒙古帝国是世界历史上,领土连接最大的帝国,它横跨欧亚,最北方到北冰洋,最南方达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