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项羽已经逃出汉军的包围圈,为何在乌江自杀?史书其实记载了原因
创始人
2025-09-20 18:04:23
0

在垓下之战后,项羽仅带着800名亲兵突围,事实上,他的目的是想重新集结力量,谋求复兴。正如那句古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果他不打算活下去,何必要突围?而且,若他真不在乎生死,倒不如在战场上英勇赴死,留下更为悲壮的身影。然而,项羽选择了逃生,背后显然有着深刻的心理动因。他的自杀,并非一时的冲动,而是心态的逐渐崩塌——这种崩塌伴随着局势的发展,逐渐加剧。通过分析项羽在垓下之战中的行为与最终的结局,可以清晰地看出这一点。

1. 众叛亲离

垓下之战时,项羽手下有10万大军,但最终,只有他与800名士兵突破了汉军的重重包围,剩下的9万多人,要么被捕,要么死于战场,要么投降投敌。项羽从800人中突围,然而,活着到达乌江边的仅剩26人。这个惨烈的数字,犹如一记重锤,打击了项羽的内心——这是一次极为深刻的“众叛亲离”的打击。

当项羽带领800名士兵突破重围时,他的骑兵队伍曾一度过淮水,但此时随行的骑兵已减少到仅剩百余人。那么,其他的骑兵去了哪里?答案很简单——要么被敌人俘虏,要么命丧战场,要么选择投降。在项羽迷失于阴陵并向人问路时,他被敌军追击,最后,仅剩下28名骑兵,汉军的追兵却多达数千。这个变化的背后,反映了项羽所经历的种种心灵创伤。他不仅在外敌的围困下疲于应战,更深深感到昔日的江东子弟与自己并肩作战的场景已成过去。最初随项羽起兵反秦的江东子弟,几乎在这场连番恶战中全数阵亡,至今仅剩几位幸存者。

项羽心中肯定有着强烈的痛楚。他曾带领8000江东子弟渡江奋战,但如今,这些兄弟早已不见踪影。内心的巨大落差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与绝望。人可以承受失败,只要心中依然有支撑的力量,但一旦精神崩溃,活下去的意义也就荡然无存了。项羽此时已深深感受到,精神的崩溃已使他无法继续前行。

项羽一生的征战,无论是彭城之战,还是巨鹿之战,他始终未曾经历如此彻底的背叛与孤立。无论何时,他总能依靠江东的子弟与他并肩作战,然而此时,身边剩下的仅是26人。或许,很多人难以理解项羽的心态,毕竟,他一生几乎没有遇到过败绩,但一旦失败来临,这种剧烈的心理落差让他难以承受。作为一位骄傲的贵族,他不愿接受失败,也无法面对周围人眼中的失望与鄙视。尤其作为一位天命之子,他的高傲与自尊让他不愿接受“失败者”的标签。

因此,在乌江自杀前,项羽曾感慨道:“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他无法忍受自己被所有人抛弃,甚至无法面对家乡亲人。对于他而言,这不仅仅是一次军事失败,更是自尊心的彻底崩塌。因此,他选择了在乌江自杀,以此来逃避失落的现实。

2.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在《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曾自言道:“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这一番话,不仅暴露了项羽对命运的强烈依赖,也反映出他对失败的深刻否认。他坚信自己并非因作战失误而失败,而是上天注定要抛弃他。项羽的心理转变由此可见一斑。

当项羽只剩28名骑兵时,他知道自己可能再也逃不脱了。于是,他对随行的骑兵说道:“今天,我已经决定要死,愿意为大家打一场痛快仗,一定要三次胜利,打破围困,斩杀敌将,砍掉敌军旗帜,让大家明白,是上天要灭亡我,而不是我的作战失误。”他单枪匹马冲向汉军,斩杀了数百敌兵,甚至在敌军的围攻中依然以一敌百,展现出他惊人的武力。然而,这一切都未能改变他内心深处的结论——他并非因作战不行而失败,而是命运已不再眷顾他。

在这场战斗后,项羽的骑兵们纷纷表示:“果然如大王所说。”他的武力,直到自杀前仍然无人能敌。在史书记载中,项羽曾单独击杀百余汉军士兵,甚至数百人都未曾能阻挡他。正是这种武力上的优势,让项羽坚信自己的失败并非因战斗力不足,而是上天的旨意。

项羽一直认为自己能战胜一切,然而,面对天命的无情,他的自信与骄傲逐渐转化为绝望。古人对天命的崇敬与依赖使得项羽最终将所有的失败归因于上天的抛弃。在他看来,即便他能活着逃回江东,也无法改变命运的安排。

初时,他是想东山再起,可最终,他却被自己内心的崩塌所击垮。这个思维的转变,最终导致了项羽的自杀。在他看来,既然上天已决定他不能活下去,那么继续生存又有何意义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甲... 在中国古代,武器和军事装备的管理一直是一个严苛的话题,比现代的武器管制还要严格。以秦朝为例,秦始皇在...
第九届海峡两岸艺术名家邀请展在... 新华社台北9月20日电(记者齐湘辉、周文其)第九届海峡两岸艺术名家邀请展20日在台北开幕,吸引4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窦来庚:“... 新华社济南7月9日电 题:窦来庚:“武林将军”展雄风 新华社记者王志 在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东城街道窦...
原创 当... 公元1644年,这一年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天崩地裂”的时刻,发生了几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大事件,其中最...
原创 清... 公元1616年,建州女真的领袖努尔哈赤正式建立了后金政权。这一政权奠定了满族崛起的基础。到了1636...
原创 1... 1966年,李宗仁与沈醉的重逢 1966年,在我党的鼎力帮助下,李宗仁与妻子成功躲避蒋介石的追捕,顺...
原创 明... 在明朝时期,虽然政治较为清明,但却发生了一个令人痛惜的冤案,忠臣于谦在被误杀后,竟在冤屈中死去。传闻...
南京长江路文博之夜,一键Get... 当国庆遇上中秋,双节相逢的“超级黄金周”,去哪儿解锁超松弛感假期?南京玄武区推出“水韵江苏·南京长江...
原创 用... 在三国演义的众多英雄人物中,众所周知的排名有着独特的排列顺序:“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