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0月3日的早晨,位于朝鲜中部铁原附近的一座海拔394.8米的高地上,出现了一名志愿军士兵。他的双手高高举过头顶,显得十分慌张,同时不停地呼喊着:“长官,别开枪,我是来投降的!我要见你们的师长。”他一路走向韩军第9师的哨所,显得格外急迫。
不久后,这名士兵便被一架直升机送到了韩军第9师师长金钟五的指挥部。金钟五望着这位眼神充满恐惧的志愿军士兵,心中不禁感到一丝轻蔑。他一眼就能看出,这位士兵的军装不整,身份应该不高,大概只是个小排长,毫无什么战略价值。尽管如此,金钟五依然礼貌地示意他坐下,并耐心地问道:“我听说你特意要见我,能告诉我你带来了什么信息吗?”
然而,这名志愿军士兵没有坐下,而是急不可耐地开口,带来了震惊整个战场的消息。这一事件引发了严重的后果:志愿军对高地的偷袭失败,韩军第9师严阵以待并成功防守,反而因此一战成名。简言之,38军原本打算趁敌人不备反击并吞掉韩军,但韩军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使得38军的反击未能取得预期效果。
根据各方统计,伤亡数字的对比非常令人唏嘘:中方记录显示我方伤亡约6700人,而韩方则记录为14322人;另一份记录中,中方伤亡9300人,韩方伤亡则为4000人。单从伤亡数字来看,我军并不算失败,但对手毕竟是韩军,和美军的作战能力无法相提并论。此前,志愿军和韩军的战斗基本上都是压倒性胜利。因此,白马山之战被认为是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对韩军作战的少数失利之一。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正是文章开头提到的那名叛徒——他将我军的作战计划透露给了韩军,让敌人得以提前防范,使得战斗局面变得异常被动。
那么,为什么这名志愿军会选择投降呢?在接受韩军审讯时,他给出的理由是:“我们的营长不发给我们新棉衣,说是要等战斗结束后再发,担心大家阵亡,棉衣就浪费了。”这一说法,部分人曾表示认同,认为这就是他叛变的主要原因。可是,这种解释真的是事实吗?
谷中蛟,湖南人,家境优渥,接受过较好的教育。尽管他深知“好男不当兵”的道理,但由于自己有文化,且抱有远大抱负,他决心参军,希望能在部队中立下赫赫战功,为家族争光。因此,在抗战胜利后,谷中蛟加入了蒋军,成为了一名士兵。在部队里,他因为文化水平较高,被分配到文书工作。
然而,好景不长,不久后他所在的部队在与四野的战斗中被彻底打垮,谷中蛟也因此被俘。考虑到他是新兵且有文化,并且表示愿意洗心革面,解放军决定将他编入第38军,并让他担任文化教员。38军是解放军的精锐部队之一,以打硬仗、恶仗著称,因此,能够加入38军对谷中蛟来说是一份殊荣。
但是,谷中蛟心里始终未能平静。他渴望通过战斗赢得功名,每当看到战友们因战功戴上光荣花,他便心生嫉妒,认为自己也应当获得那样的荣耀。这种渴望立功的情绪,正是正常的军人心态,但谷中蛟却低估了战争的残酷性。他没有做好流血牺牲的心理准备,更没有准备好面对战斗的艰难训练。
当他被分配到突击队后,真正的训练才让他感受到了战争的血腥和残酷。突击队的训练不仅严格,而且充满了高强度的体力消耗和战术要求,这让谷中蛟对即将到来的战斗产生了巨大的恐惧。每当他看到自己的战友们全力训练,他的心情便越发沉重,甚至有时一想到即将上战场,他便彻夜失眠,梦见自己在炮火中四散奔逃。
终于,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谷中蛟无法再忍受内心的煎熬,决定投降。他心里清楚,如果能投降并向敌人透露一些情报,自己至少能获得一线生机。于是,他在1952年10月2日的晚上悄悄溜出营地,步行向韩军阵地走去。
在他叛逃后不久,38军指挥部收到了令人震惊的消息——谷中蛟叛逃了!这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和愤怒。为什么谷中蛟会背叛自己的同志?他在韩军审讯中说,营里不发棉衣让他寒心,这样的理由显得无比牵强。然而,事情的真相可能远不止如此。
事实上,志愿军的后勤工作早已得到了很好的保障,补给非常及时,谷中蛟所在部队完全没有棉衣短缺的问题。营里没有立即发放新棉衣,主要是因为战斗临近,大家忙于准备,并没有时间分发物资。与此同时,朝鲜的10月气温并不低,士兵并不急需棉衣。此外,军官的衣物优先级较低,作为副排长的谷中蛟,根本不应该因未能及时领取新棉衣而感到不满。
所以,说他是因为棉衣问题才选择叛逃,显然站不住脚。真正的原因,是谷中蛟早就心怀叛变之心。他在叛逃之前,已经通过观察和推测,掌握了大量的军事机密,甚至能准确预判38军的作战计划,提前将这些信息交给了敌人。
当他到达韩军阵地后,金钟五首先对他所说的情报表示怀疑,毕竟谷中蛟看起来只是个普通士兵,不太可能知道如此重要的作战细节。然而,金钟五深知战争的严峻性,因此决定慎重起见,将部队提前进入备战状态。很快,美韩军队的增援部队也纷纷赶到,准备迎接我军的攻击。
然而,志愿军的反击计划已然受到了敌人提前的准备,并且由于谷中蛟的叛逃,我军的计划被提前暴露,导致进攻的准备和时机全然不如预期。最终,38军的突击部队虽进行了一番顽强的战斗,但仍未能突破敌人的防线,并最终在九天的激烈战斗后撤退。
尽管这场战斗中,韩军损失惨重,但志愿军的目标未能达成,战斗结果依然是以失败告终。此役虽使得韩军第9师得到了“白马部队”的荣誉,但这也是谷中蛟的叛变所导致的悲剧性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