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是唐玄宗的长子,意外丢掉太子之位,死后却成为皇帝
创始人
2025-09-11 13:02:36
0

开元三年(公元715年)正月,唐玄宗李隆基下令正式册立郢王李嗣谦(后改名李瑛)为皇太子。然而,到了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李瑛却被废除并最终处死。此后,唐玄宗再次选择李亨作为继任皇太子,李亨后来即成为唐肃宗。值得注意的是,李瑛和李亨同为唐玄宗的儿子,且李瑛在他们之上,还有一位名为李琮的长子。那么,为什么李琮没有成为太子?他最终的命运又如何呢?

一、玄宗长子李琮的命运

唐玄宗的长子李琮,原名李嗣直,生母是刘华妃。尽管唐玄宗有多个子嗣,但与结发妻子王皇后并未有子,李嗣直作为庶长子,本应是继承人。在景云元年(710年),唐睿宗李旦复位,李嗣直被封为许昌郡王。两年后,唐睿宗退位,李隆基即位成为皇帝。李嗣直因此晋封为郯王,距离太子之位仅一步之遥。然而,命运却给李嗣直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在一次打猎中,李嗣直不幸被一只猿猴类的动物抓伤了面部。由于当时并没有整容技术,李嗣直的容貌几乎被毁。唐玄宗因此认为他的形象无法作为储君的代表,因此在开元三年(715年)正月,决定将太子之位传给了李嗣谦(李瑛)。

二、李琮的安抚与礼遇

尽管失去了太子之位,李琮依然得到了唐玄宗的优待与安抚。在开元四年(716年)正月,唐玄宗下令,任命李琮为遥领安西大都护,负责安抚河东、关内、陇右等地的藩镇。到了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琮被重新封为庆王,并且改名为李潭。接着,在开元十五年(727年),他再次被任命为凉州都督和河西节度使。至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唐玄宗特意加封他为太子太师,并且将名字改回李琮。

然而,随着政局的复杂化,唐朝的朝廷逐渐陷入了权力斗争。为了争夺太子之位,武惠妃与宰相李林甫勾结,开始不断陷害李瑛。李瑛去世后,唐玄宗经过深思熟虑,最终选择将李亨立为太子。李林甫对此并不满意,便继续挑起事端,试图削弱李亨的地位。他开始提出李琮的事例,对唐玄宗说:“古代立储君,必先看贤德,若没有在国家事务上有重要贡献的,就不如元子(李琮)。”

三、李琮的结局

李林甫提出的“元子”即是指李琮。唐玄宗听后,虽然有所动摇,但最终做出回应,指出李琮在过去的猎场事故中受伤,“破面不愈于破国乎?”李林甫则争辩道,“伤面岂比国家的存亡更为严重?”唐玄宗仍旧犹豫不决,表示需要再考虑。然而,经过多次思虑,唐玄宗最终没有改变太子的决定。李瑛虽然被杀,但他留下的子女还在,唐玄宗于是决定让李琮收养李瑛的孩子,并继续加封他各种职务。

李琮虽然丧失了太子之位,但却避免了政治斗争的风暴,度过了一个相对平静的余生。天宝十一年(752年)五月,李琮因病去世,年仅四十岁。唐玄宗特别下令追封他为靖德太子,并将他葬于渭水之南的细柳原。李琮算得上是“因祸得福”——尽管失去了太子之位,但也因此躲开了朝廷中的权力斗争,得以善终。

在唐肃宗即位后的至德元年(756年),他下令再次追封李琮为奉天皇帝,并为其重新举行了盛大的葬礼,改葬在华清宫北的齐陵。这一举动也象征着李琮最终获得了尊荣与安宁,得以以皇帝的礼遇安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吃膏方会发胖吗?还能喝咖啡喝茶... 咖啡或茶与膏方本身不存在冲突,只是大量服用易导致不适,不建议多服。
原创 溥... 有人说溥仪的一生堪称奇迹,是中国百年巨变的缩影;也有人称他为一部活生生的中国近现代史。从三岁起,他便...
原创 朱... 刘伯温,号称神机妙算,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作为朱元璋...
原创 刘... 在那个英雄辈出、群英荟萃的三国时代,刘备阵营中,有三位出类拔萃的将领和谋士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分别是平...
原创 垓... 公元前203年9月,楚汉之争已经进入了最后的阶段。西楚霸王项羽主动提出和谈,而刘邦也同意了这一请求,...
原创 关... 因为我们看过《三国演义》的小说和电视剧,很多人都认为黄忠是个年纪很大的老将军。但是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
原创 刘... 刘备最著名的儿子是刘禅,常被称为“扶不起的阿斗”。虽然像赵云这样的一流武将曾多次冒险进入曹军阵营,冒...
原创 三... 刘备在拜访诸葛亮之前,特意去参观了他的草堂。这不仅仅是出于礼节,更多的是想通过观察草堂的环境,进一步...
原创 刘... 受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亲密关系,成为了许多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二人被视为“仁君忠...
原创 官... 东汉末年,在一个叫伊家湾的小村庄里,住着一对年逾五十的蒋姓夫妇。尽管年纪已大,但他们始终没有儿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