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们看过《三国演义》的小说和电视剧,很多人都认为黄忠是个年纪很大的老将军。但是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黄忠的年龄,至于他的真实年龄,也没人能够确切知道。为什么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把黄忠描写成一位老将军呢?可能是因为关羽的一句话。
当刘备斩杀夏侯渊,平定汉中之后,向朝廷上表,称自己为汉中王,并开始为诸位将领封赏官职时,关羽被任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则被封为后将军。关羽在接受任命时,感到不满,因为自己与黄忠同列,所以他便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 这句话可能让很多人误以为黄忠是年长的将军,因此也加深了大家对黄忠年纪大的印象。罗贯中也许正是因此误解了黄忠的年龄,在小说中将黄忠设定为接近六旬的老将。
事实上,黄忠在刘表手下时,是一名中郎将,负责守卫长沙郡下的攸县,和刘表的侄子刘磐共同守土。当刘琮投降曹操后,曹操任命黄忠暂代裨将军,继续留守攸县。关羽说黄忠是“老兵”,其实是指黄忠当兵的年头较长,但并不意味着他已经年老。就像现在部队中所说的“老兵”,其实并不是指年纪大,而是指服役时间长,经验丰富。
如果黄忠真的是年近六十,且仅仅是一个小小的裨将军,那么刘备为何还要让他参与入蜀之战呢?在刘备与刘璋决裂后,刘备亲自发动攻势,在葭萌关诱斩白水督军杨怀,随后指派黄忠与卓膺共同带兵攻打刘璋。那时黄忠尚未立下显赫功勋,若他真是年老之人,刘备怎么会让他统领军队呢?
《三国志》里有这样一段记载:“忠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黄忠当时应该正值青壮年,他也凭此立功,升任为讨虏将军。在定军山之战时,刘备也派他领兵攻击夏侯渊。战斗中,黄忠亲自冲锋,鼓舞士气,带领士兵攻破敌阵,一战斩杀夏侯渊,夏侯渊的军队大败。从这场战斗来看,作为将领,黄忠亲自冲锋在前,而不是站在后方指挥。
黄忠本有一子,名叫黄叙,但黄叙年幼时就去世了,这也是黄忠没有后嗣的原因。如果黄忠已经年老,那么早该再娶生子,而不是只有一个儿子。因此,黄忠的年龄应该并没有那么大,可能是因为过早失去儿子,才没有再生。
黄忠入蜀之前,官职比赵云还要低,但最终却超过赵云,说明黄忠的功绩不少。在攻占雒县、围困成都以及斩杀夏侯渊等战役中,黄忠都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不仅勇猛,而且也有一定的谋略。夏侯渊败亡后,曹操亲自率兵南下进攻汉中,黄忠发现曹操的军粮可能是一个突破口,便带兵前去抢夺粮草。而赵云当时只是带兵去搬运粮草,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赵云才遇到曹军,发生了空城计一役。
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黄忠和赵云的个人战力难分高下。但在统兵和谋略方面,黄忠似乎略胜一筹。赵云早期就跟随刘备,而黄忠是在入蜀之后才投降刘备的。凭借定益州和汉中之战的功勋,黄忠很快升任为后将军,足见其功勋不小。
然而,黄忠刚被封为后将军不久,第二年便去世了。历史上并未详细记载他是如何去世的,可能是因为病重而死。当时并没有战争发生,因此推测他是因病去世的。《三国演义》对黄忠的影响深远,至今许多人对他的印象依然是年老的老将军,这也很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