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最著名的儿子是刘禅,常被称为“扶不起的阿斗”。虽然像赵云这样的一流武将曾多次冒险进入曹军阵营,冒着生命危险救过刘禅,诸葛亮也倾尽全力辅佐他,但最终蜀汉的复兴之路还是没有实现。因此,很多人会想,如果刘备的继承人不是刘禅,而是其他儿子,历史是否会有不同的结局?
其实,刘备还有几个儿子。刘禅是次子,三子刘永,四子刘理。他们与刘禅的年纪差距很大,并没有威胁到刘禅的继承地位。但刘备的长子刘封,却为何没有继承帝位呢?而且在三国历史中,刘封也没有太多的存在感。原因很简单:刘封并非刘备亲生,而是被刘备亲自赐死了。
刘备在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前往荆州,依附刘表。一次宴会中,刘备遇到了当时尚年轻的寇封。寇封身材高大、气度非凡,侍奉周到,给刘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时刘备已经四十岁,尚未有儿子,于是他提出将寇封收为养子。寇封十分仰慕刘备的名声,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从此,他改名刘封,开始跟随刘备,并被当作接班人培养。
然而,六年后,刘备的亲生儿子刘禅出生了。随着刘禅的出生,刘封的地位逐渐发生变化。他不再被视为接班人,而只是刘备麾下一名普通的将领。对于这种变化,刘封心知肚明。毕竟,他最初跟随刘备,并非为了争夺权力,而是单纯敬仰刘备的为人。因此,他也安下心来,继续本分地当一名将领。刘备对他的表现非常欣赏,每次有重要任务,刘备都会派他去执行,给了他很多机会展现能力。
在平定益州的过程中,二十多岁的刘封开始统军作战,与赵云、张飞等名将一起,平定了多个郡县,建立了不小的战功,逐渐成为蜀汉军中一员不可小觑的将领。这个时候,刘备依然非常信任并且爱护他。
其中有一个突出事例,就是公元219年,刘备在夺取汉中全境后,派孟达去攻占房陵郡和上庸郡。在孟达获得巨大胜利后,刘备又派刘封前去协助,显然是想通过这次行动提升刘封的资历和战绩。然而,这个决定也为刘封带来了不幸。刘封成功占领了上庸后,他驻军在当地,准备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
同年年底,关羽在襄樊之战中失利,并请求刘封和孟达增兵救援。但由于刘封刚刚占领了上庸,地方的民力、物力和财力都没有完全消化,而且当地百姓仍有不少不满情绪,刘封觉得自己无法迅速调动兵力支援关羽,因此拒绝了关羽的请求。
关羽败亡后,刘备对刘封产生了不满,但并未立即采取行动。不过,刘封性格刚猛,与同僚孟达的关系并不好,两人发生了矛盾。孟达因不满刘封,最终辞职并投降曹魏。曹魏随即派兵攻打刘封驻守的上庸三郡,刘封无法抵挡,只得孤身逃回成都。
刘备对刘封的不满逐渐加深,虽然只是训斥他没有救援关羽,也指责他使孟达投敌,但并未立即处罚他。然而,诸葛亮却提出了一个警告:“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意思是说,刘封性格刚烈,等刘备去世后,刘封的儿子可能无法有效地控制他。刘备听后十分震惊,认为诸葛亮的话有道理,于是下令赐死刘封。
刘封之死,根本原因是他的身份过于尴尬。如果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将领,性格刚烈、与同僚发生冲突,这些缺点可能不会致命。但作为刘备名义上的长子,太子的长兄,拥有继承帝位的名分,他的行为就显得非常敏感。他需要谨言慎行,以证明自己没有威胁。但他仅有将军的才能,陷入复杂的朝廷斗争,最终也未能逃过悲剧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