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诸葛瞻拥有七万雄兵是否真实?为什么他们会败于邓艾手下的残兵?
创始人
2025-09-10 16:02:03
0

诸葛瞻的军队并没有七万雄兵,而邓艾的部队同样不止是两千残兵。你可曾想过在那个时代,七万大军代表着怎样的力量吗?自刘备称帝以来,为了重新夺回失去的荆州,他甚至号召全国之兵对东吴发起进攻。然而,刘备最终所能调动的军队也仅为四万多人,再加上向境内少数民族借来的一万兵力,才凑成了五万大军。倘若没有陆逊的制衡,刘备的五万大军几乎就能摧毁整个东吴,这足以证明在那个历史时期,五万精锐部队早已成为一股相当可怕的力量。

蜀汉的领土仅占东汉时期的益州一州,而曹魏的疆域则涵盖了九州。虽然这并不意味着人口会有九倍的差距,但四五倍的差异显然是存在的。曹魏决策者派遣钟会与邓艾前去进攻蜀汉,但出动的军队也不过二十余万。蜀汉的地形极为險要,使得攻陷之难度大幅提升,也因此曹魏认为蜀汉的总兵力远未达到20万。那么蜀汉的主力军队都明显集中在剑阁以抵挡钟会的攻势。成都周边的部队必定是老弱病残,兵力不可能太多。如果成都周围真有七万生力军,派遣去支援姜维打败魏军绝非奢望。即使刘禅再怎么被视作无能多才,他显然也理解这个道理。因此,成都附近不可能有过多兵力供诸葛瞻调遣,顶多也不过两三万,而这些军队更多是地方驻防部队,战斗力自然不及主力军。

在邓艾与钟会联手攻灭蜀汉时,邓艾麾下实际有三万多人。钟会的军队在剑阁与姜维之间陷入了僵持,这为邓艾提供了一个沿阴平小路偷袭成都的绝佳机会。尽管小路崎岖不平,行军过程中邓艾难免担心被敌军反击,他也不得不留下一部分兵力来修建营寨。等到他终于走出阴平小路,随行的部队只剩下两千多人。正因为这个特殊情况下的兵力减少,导致了很多人错误地相信邓艾手下仅有两千兵力的想法。

然而实际上,尽管邓艾在行军途中经历了一些非战斗性减员,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部队会损失惨重。如果在行军期间出现上千人伤亡,那已经算是非常大的代价了。越过阴平后,邓艾以如闪电般的速度突袭江油,然后命令留在路上的部队与他在江油汇合,因此此时他麾下的兵力应该仍然有三万左右。

“邓艾成功占领江油,便召集经过阴平小路的所有军队,齐聚江油。”虽然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但他未能完全继承父亲的军事才能,个人的能力相对有限,甚至有传言称在与邓艾决战时,他采取了一种极端的方式,用土将士兵的小腿埋住,以示绝不退缩的决心。然而,结果却是让士兵变成活靶子而成为随意宰割的对象。这种说法可能流传颇广,但即便是愚蠢人也不至于会如此行事。

诸葛瞻在七八岁时,诸葛亮便离世,而在他生前的大部分时间里也都忙于国事和北伐,根本无法抽出时间来专心教导诸葛瞻,因此他能力有限实属正常。同时,诸葛瞻长年驻守成都,未曾真正体验战场的洗礼,对于指挥作战始终是个新手,无法与经验丰富的邓艾相提并论。关键时刻的犹豫不决,给了邓艾喘息的机会,而在应坚守的时刻,诸葛瞻又表现出盲目的勇气,最终导致城池沦陷,身死其间。

因此,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诸葛瞻惨败于邓艾并不足为奇。但如果说是带领七万大军的诸葛瞻输给邓艾的区区两千余人,那无疑是在贬低诸葛瞻的才能。况且在当时的状况下,邓艾围困住诸葛瞻并且能够破城,区区两千人又焉能实现围住七万大军并攻破城池的目标?就算是七万头猪,面对两千人也很难被制服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康... 康熙帝是清朝的第四任皇帝,他的治国智慧和对文化的推崇,让他的名字至今仍然广为人知。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
原创 地... 大多数人对于恐龙的印象,往往来自现代的一些电影或电视节目。这些恐龙的形象,是基于考古学家通过对恐龙化...
原创 朱... 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是一位备受瞩目的帝王,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与争议,留下了众多动人的故事。而...
原创 择... 提到诸葛亮出山,大家都会联想到三顾茅庐的故事。这个家喻户晓的传说之所以能流传千年,主要是因为它展现了...
原创 刘... 历史上有两位著名的布衣皇帝,一位是曾经在街头混迹的刘邦,另一位是出身贫寒、做过和尚、当过乞丐的朱元璋...
原创 商... 《诗经·商颂·玄鸟》中提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这段记载提到商朝的起源,讲述了玄鸟的降临...
原创 历... 袁天罡与李淳风,这两位名字在历史上常被与神秘、智慧以及未解之谜联系在一起。他们被传说能预测未来、洞察...
原创 和... 明清时期的比较,一直是互联网文史圈内一个持久不衰的话题。喜欢明朝的网友和喜爱清朝的网友,甚至有一些既...
原创 明...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个决策都会在岁月的水面上激起层层涟漪。今天,让我们回到南宋末年,探讨一个让后...
原创 刘... 吕后和刘邦之间,既有默契又充满紧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韩信的死,正是这种微妙关系的结果。 我们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