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里京版的电视剧《汉武帝》中,霍去病与汉武帝的女儿之间有一段深情的爱情故事。虽然霍去病曾经提出过“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表示他心系国家大义,但公主依然对他深深倾心,并主动向父皇汉武帝请求赐婚。霍去病感动不已,他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武将,怎能承受公主如此深厚的爱意。最终,他们达成共识,约定待霍去病胜利归来后举行婚礼,而这场胜利的战役也被认为是他最后一次出征,之后匈奴再也不可能威胁到汉朝的安全。然而,战争胜利之后,霍去病在战后清理战场时,遭遇了一名匈奴小兵的突袭,中了毒箭。最终,霍去病未能如愿返回长安,公主也深感悲痛。然而,历史上霍去病并未成婚于公主,他所说的“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并非拒绝婚姻,而是拒绝了安稳的家庭生活。他确实有儿子,只是与公主并无缘分。
霍去病和汉朝公主的结合看似天作之合,汉武帝对霍去病的喜爱可见一斑。那么,为什么他没有将女儿嫁给霍去病呢?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汉朝公主的婚姻情况,看看霍去病是否符合公主的择婿条件。
汉朝的第一位公主是刘邦与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她嫁给了汉初的异姓王赵王张敖。然而,为了巩固汉朝政权,刘邦通过各种手段除掉了异姓王。最终,张敖因涉嫌赵国有人造反被刘邦下狱,并被剥夺了赵王头衔。虽然刘邦未能找到实质性的证据证明张敖造反,最终张敖被释放,并因娶了鲁元公主而未受到进一步惩罚,仍然被封为宣平侯。
除此之外,还有一位汉初公主嫁给了周勃之子周胜,周胜后继承了周勃的爵位,成为了绛侯。汉文帝唯一有明文记载的女儿是馆陶公主,她嫁给了堂邑侯陈午。陈午在历史中并不显赫,他唯一的亮点便是继承了父亲的堂邑侯爵位,这一封地的规模仅有1800户。
在汉初风云变幻的历史背景下,其他的公主婚姻也颇具传奇色彩。汉景帝的女儿中,唯一较为著名的是汉武帝的三位同母姐姐。最为人熟知的是平阳公主,她的婚姻史尤为曲折。平阳公主的第一次婚姻是与曹参的后人平阳侯曹寿,而后她再嫁给了汉朝开国功臣夏侯婴的后人夏侯颇。最终,她的第三任丈夫是大司马大将军卫青,汉朝的名将之一。
汉武帝的同母二姐南宫公主,在电视剧《汉武大帝》中被描绘为与匈奴单于伊稚斜成婚,但在真实历史中,汉朝并未派出真正的公主与匈奴和亲。南宫公主的婚姻生活在史书中没有太多记载,第一任丈夫是南宫侯张坐,后来她再嫁给了张侯耏申。三妹隆虑公主则嫁给了馆陶公主之子陈蟜,而这段婚姻则是汉武帝与馆陶公主家族的亲缘关系的延续。
这些公主所嫁之人,多为列侯。史书中有明确的记载,汉朝时期,公主的配偶必须是列侯。《史记》提到,平阳公主选择卫青为自己的第三任丈夫时,便有“列侯尚主”这一说法,意思是只有列侯才具备娶公主的资格。此外,汉武帝及其辅政大臣上官桀在各类婚姻安排中,也体现出这一点。
结合这些历史事实,我们可以看到,霍去病如果要娶公主,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他必须已经被封为列侯;第二,必须有一位未出嫁且适龄的公主。这两个条件对于霍去病来说都构成了难题。
那么,汉武帝年纪最接近霍去病的公主是谁呢?答案是卫长公主。卫长公主是汉武帝和卫子夫的长女,出生的确切年份不详,但根据推测,卫长公主最早应是在公元前137年出生。霍去病则出生于公元前140年,比卫长公主年长三岁。根据史书记载,卫长公主至少在15岁之前就会出嫁,而霍去病最早在18岁时因战功被封为冠军侯,这使得他并没有机会娶卫长公主。
实际上,霍去病在18岁那年战功赫赫,但这时卫长公主已经定下了婚约。而霍去病虽然早在年轻时已经有了婚姻,也可能在成为冠军侯之前便已经成婚。史书上并未明确记载霍去病的正妻,但根据汉朝的习惯,他可能会按正常程序结婚生子。
如果霍去病活得更久,且其妻子去世,而卫长公主此时丧偶,或许他们会有机会成婚。然而,霍去病的英年早逝,终究未能迎来与卫长公主的婚姻。卫长公主一生经历了几段婚姻,她的第一任丈夫曹襄早逝,第二任丈夫栾大却是个骗子,被汉武帝亲手处决。此后,卫长公主的生活便没再有记录。
霍去病与卫长公主,虽然未能成婚,却都未能逃脱命运的安排,各自经历了不同的坎坷与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