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中国古代哪位功臣的贡献最大吗?
既不是
“一碗开一国”的朱元璋
,也不是
兵仙韩信
,甚至连
陈塘关李靖
也只能位居中流。
为此,我查阅大量资料,盘点出中国古代十大伟岸功臣,现在就为大家一一奉上。
事先声明,排名不分功绩,讲的只是先辈们的伟岸。
第十,姜子牙。
姜子牙是
商朝末期的战略家和思想家,也是西周的开国元老。
正所谓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这里的姜太公说的就是姜子牙。
也正是他通过这种方式等到了能够重视他的贤能君王。
同时,姜子牙也十分善于表达,仅仅是与周文王的只言片语,就能让对方发现自己的才能。
毕竟姜子牙
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对于政治、军事、治国
等各方面也是头头是道。
而周文王当时就正需要他的想法和才能,所以他就直接邀请姜子牙帮助自己提供建议。
协助周朝整顿军事力量和治理国政,大力推进生产力,提高自身国力。
让人民安居乐业,发展生产力,积极地向外扩展版图。
而自从周朝有了姜子牙的策划,武王伐纣也渐渐实现了起来。
不光是为后来的西周建立做基础,也为后期齐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所以姜子牙位列榜单前十绰绰有余。
第九,徐达。
徐达是
明朝开国的军事统帅,淮西二十四将之一,也是
开国六王之中最伟大的功臣
。
曾为朱元璋两肋插刀,对大明而言,他的地位是无可撼动的。
要知道,徐达是
最早跟随朱元璋
的一批元勋。
他为朱元璋南征北战,开疆拓土,从率兵起义到大明立国,徐达可谓是参战无数。
可以这么说,朱元璋的立国根基就是他徐达浴血奋战,拿命拼来的。
而在朱元璋成功称帝之后,徐达也不曾为自己的赫赫战功而骄横跋扈。
相反的,在朱元璋称帝之后,他还一直
恪尽职守,保家卫国,常年驻扎守护边疆
,为国家百姓鞠躬尽瘁,让大明王朝不受外敌所侵袭。
由此可见徐达的忠诚程度之高,爱国情怀之强。
所以他被朱元璋誉为
“万里长城”
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后人赞叹不已也不是没有缘由的。
第八,萧何。
他
是西汉的
开国功臣、政治家和汉初三杰之一
。
说起萧何,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作为秦汉时期刘邦身边的得力助手,萧何曾为刘邦出谋划策,
协助刘邦夺得天下
。
在刘邦入关之后,萧何就直接建议下曾颁布约法三章,
废除秦朝无理的苛法
,保留了有利于社会秩序维持的法令制度。
后来,萧何根据秦律又
制定了汉律
,完善了汉朝的法律制度。
在刘邦率大军入咸阳时,众人都在抢夺金银财宝,而萧何却只拿秦国的书籍、档案和文献,挽救了一大批重要资料。
同时,也正是有了萧何获取的这些资料,还因此得知天下各地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建立西汉王朝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另外,萧何还
极注重文化事业的建设
,汉初,他主持建造有石渠阁、麒麟阁以及天禄阁3座书阁与未央宫内。
然而正是此举,萧何直接为汉代文化建设打下了基础,让这三处成为了汉代官府的主要藏书阁。
其中石渠阁就储藏着萧何入关时所获得的秦朝书籍和之后获得的国籍档案,麒麟阁则是储存贤臣的画像等作品。
最后,天禄阁就是专门收藏各地所献上来的秘本珍本和各处贤才硕学之士的作品。
第七,韩信。
他是
西汉的开国功臣和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称为汉初三杰
。
要知道在历史当中,韩信可是将自己的军事才能发挥到了极致,更是被后人赞扬为
“兵仙神帅”
。
在
背水一战
中,韩信就利用了赵军主帅陈余对他的轻视,摆下背水阵迷惑赵军,鼓吹本军战士拼尽全力以求一线生机。
另外在派遣两千轻骑趁机夺取赵军主营,并在其营内插满汉旗。
而赵军在想回营稍作歇息之时,惊恐的发现自己本营已经插满了汉军旗帜。
以为汉军已经抓住了统帅,于是赵军大乱纷纷落荒而逃,而韩信白捡了个大获全胜。
同时这一场战役也让韩信成功地让人记住了他,并给予了评价。
比如
“智勇双全,骁勇善战,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就是韩信的经典语录。
而作为统帅,他能率兵征战,扩充汉朝疆土,名闻海内,知名当世。作为军事理论家,韩信又与张良一起整理兵书和兵法,撰写出了《
韩信兵法》三篇
。
第六,李靖。
李靖,字药师,善于用兵,有胆有谋,是
唐朝有名的军事家、魏国公
。
他的一生参加过许多战役,立下了许多战功。
比如北灭东突厥,率兵征服吐蕃等等,都是为唐朝的统一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李靖还在当时成为了
凌烟阁的二十四功臣之一
。
被后世神话为
佛教神仙、毗沙门天王、道教天神、托塔天王和陈塘关总兵
。
在民间也广受香火供奉,由此可见世人对其的评价之高,与其所做的贡献之大。
第五,魏征。
魏征与李靖一同为
凌烟阁的二十四功臣之一
。
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
诤臣
,他勇于劝谏君王,既有谋略又有胆识,直言敢谏,为唐朝的治理提供了诸多贡献。
贞观元年,李世民登上帝位,让魏征坐骑左膀右臂,而他的一生谏诤多达数十万余件。
面对当时的封建皇权,在那个一言定生死的时代。
魏征也直言不讳,用激烈的言辞、坚定的态度来维护国家的安定,协助当时的君王李世民治理国家。
而魏征的一句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直接就引导了李世民的广开言路,让当时的朝堂再也不是君王的一言之堂。
另外,魏征还曾多次力劝李世民偃革兴文,实行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休养生息的政策,让平民百姓在久经战火后能够得以生存发展。
可以说,魏征的一系列举措直接催化了
“贞观之治”
这一唐朝初期太平盛世的出现。所以将他列为榜单中流也不无道理。
第四,蒙恬。
蒙恬出生于武将世家,自幼受家庭环境熏陶,怀揣着伟大的理想,培养了较高的军事才能。
曾因家世被封为将军,统领大军,而后又因领兵攻齐有功被拜为内史
。
在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
,蒙恬领兵
收复河套地区,开发宁夏,甚至还率兵修建了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
。
克服了当时国内交通不便这一难题,大大促进了北方各族人民经济和文化的交流融合。
另外,根据资料上所提到的内容,蒙恬还曾
改良了毛笔和古筝
,所以这也足以见得蒙恬是一位文武双全的有功之臣。
你以为在中国古代,蒙恬就是贡献最大的功臣了吗?但其实他连前三都进不去。
第三,李斯。
李斯是法家思想的最完全执行者。
他曾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废除分封制,在秦朝推行郡县制,让秦朝中央集权进一步集中
,对后世产生了决定性的因素。
甚至在中国历史上,
郡县制
也被沿用了两千多年,所以这一制度得以出现在封建王朝可谓是重中之重。
另外,在经济层面上,他又给嬴政提出了
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
让货币的铸造权统一在中央手中,加强中央集权,降低前朝各国的货币影响力。
让大家知道只有我铸造的货币才能够使用,而百姓要想生存就得使用我铸造的货币。
所以这一举措就大大的加强了中央对经济的掌控,提升了当时国家的治理能力。
对当代的影响也是非同小可。
比如在我们现在的称重,仍会使用几斤几两来作为重量单位,几升几斗作为容积单位。
除此之外,在当时的秦朝,官方字体所使用的
小篆,也是李斯在秦国原有字体基础上进经改善得来的
。
特别是他对字体进行了结构更新,直接就产生出了新的字体隶书,成为了
中国书法四大体系之一
。
因此,由李斯更新改善的篆和隶就占了半壁江山,贡献不可谓不大,排进前三妥妥的。
第二,周公旦。
他是周文王
姬昌的第四个儿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
,曾经两次为周武王东伐纣王出谋划策,并且制作
西周礼乐
,
进一步
完善宗法分封等各种制度
,进一步的巩固了西周的奴隶制。
另外,周公旦在教化奴隶主和平民之后,还大大提升了当时的教育水平。
而周公旦作为西周杰出的
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不但被尊为
元圣和儒学的先驱
,还被
儒学创立者孔子所崇敬
。
其中
“周公之才之美”和“古圣人”
就是孔子与孟子对其的赞叹。
这么说吧,光是能将周公与孔子相提并论,就足以见得世人对周公旦的尊崇。
所以,三千多年前的周公旦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可谓是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一,商鞅。
商鞅又名公孙鞅、卫鞅,战国时期的政治与思想层面的领导人物,
法家思想的践行者
。
提起商鞅,最为大家熟知的就是
商鞅变法
。
商鞅在秦国辅佐当时的统治者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迅速发展,在当时能够占据优势地位。
而这次变法被后人称为商鞅变法,因为他不仅
改革了秦国户籍,还更改了军功制度与相关奖惩,为秦国培养出了一批虎狼之师
。
特别是土地制度与行政区的划分,让秦国的后续发展就更加稳定了。
此外,商鞅
更改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更好的教化了百姓
,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让秦国的管理更加制度化。
在经济上,他主张
重农抑商,奖励耕战
,促进当时秦国的生产力。
在军事上,他曾率领秦国收复了河西之地,被秦孝公赏的封地。
而后人对商鞅的评价也是非常之高,比如韩非子和西汉桑弘羊就曾经说过,
“举法明教,秦人大治,功如丘山,名传后世”
。
毕竟商鞅是
中国古代唯一一位变法成功的人
。
就因为他使秦国在短短的20年的时间里变得强大到统一各国,并留下依法治国思想的功绩,名垂青史。
所以将他排在第一,名副其实。
好了,本期视频就到这里,除了以上伟人,你还知道哪些伟大的功臣们?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