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凯湖俄国能独占三分之二水域,主要是由于以下历史原因:
- 沙俄的侵略扩张政策:
- 国际形势有利可图:19世纪中叶,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境,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既要应对太平天国运动,又要抵御英法联军的侵略,无暇顾及东北边境的领土问题。沙俄趁机加紧对中国东北地区的侵略扩张,试图夺取更多的土地和资源。
- 利用不平等条约割占:1858 年,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割占了黑龙江以北 60 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将乌苏里江以东约 4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为“中俄共管”。1860 年,沙俄又趁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战败、被迫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之际,逼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 4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兴凯湖也由此从中国的内湖变成了中俄界湖。
- 边界勘定中的欺诈行为:在 1861 年的边界勘定过程中,沙俄平白无故捏造出一条“白棱河”,并声称吐尔必拉河就是白棱河,要求从松阿察河到吐尔必拉河画一条线作为中俄边界。这样一来,沙俄将边界向中国境内深入了 80 公里左右,强行夺走了 7200 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及三分之二的兴凯湖水域。
对于这一历史结果,我们应该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去看待:
- 从历史角度看:这是沙俄对中国领土的严重侵犯,是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领土主权不断丧失的一个缩影。兴凯湖地区原本是中国东北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沙俄的侵略行为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和损失,这段历史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反思。
- 从现实角度看:兴凯湖如今是中俄界湖,也是两国人民共同生活和交流的地区。在当前中俄两国友好合作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以和平、友好、合作的态度来处理和对待兴凯湖的相关问题,共同维护兴凯湖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不断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坚定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