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千年,即国史的末场,中原民族所受的压迫不仅来自少数民族的弓马,还有相当程度的文明竞争力。——这一切,自辽而始。
首先得说:从中原王朝的角度看,周边少数民族的成功基本意味着灾难和耻辱。加上“杨家将”等文学因素、“理学”等哲学因素,本文探讨的契丹人和辽政权历来不受欢迎——可能仅仅比送给中原王朝“靖康之耻”的金或制度性歧视汉人的元、清好那么一点点。
但我们做历史研究,不是评“最佳人气奖”,主要是站在不同的时空,尽力去全面、客观地看古代的人物和事件。至于看完了干什么用,大可讨论,但绝非为了争意气。考究“最成功的少数民族”,无关意气,本文选择的都是“硬指标”,第一条即“政权存续的时长”。
辽代鎏金铜力士像铺首,出土于朝阳凤凰山上寺塔。
第一条评价指标:政权存续时间
契丹的主体政权,即“大辽”,存续218年(907-1125)。这个时长不仅远远超过此前的少数民族政权,如“五胡”建立的“十六国”(135年);还超过了后来的金(119年)、元(算上北元120年左右)。细究起来,辽的“218年”甚至超过不少中原大一统王朝的寿命——且不说秦、隋、西晋,同期的宋就被超过了。
北宋只有167年,和大辽的差距逾半个世纪。一定有人说:带上南宋啊,一共319年呢!即便这么算,还是辽赢。大辽之后,西辽还有94年,东辽还有56年,后西辽(起儿漫王朝)还有85年。——不加了吧?——大家不妨建立一个基本印象,即东辽灭亡是忽必烈时代的事,后西辽灭亡都到14世纪了,依稀看得见大明。
辽代摩尼宝珠,出土于朝阳西五家子吐须沟辽墓。
还有人会说:西辽、东辽啥的都不算!为何不算?起儿漫王朝可以不算,确是西辽耶律氏权臣建立,皈依的也不是中原文化。但西辽、东辽正经承袭了辽太祖血脉,西辽开国皇帝耶律大石甚至是大辽翰林出身。不论血脉或文化,西辽、东辽应当算作大辽的延续——尤其西辽,基本无异于“大辽版南宋”。——切莫“双标”。
总得看,在时长这一硬指标上,契丹王朝不输中原王朝,而长于几乎所有少数民族政权。——“几乎”一出,大家该也想到:大辽的218年的确不如大清的276年。但若按南北宋的算法,享国276年的满人同样比不过218年+94年+56年的契丹人。即便把近代的伪满洲国给满人加上,276年+13年,仍然差契丹人远甚。
元代北方人着装, 来自登封上元村元墓壁画。
第二条指标:对中原王朝的压迫力
这一点上,金、元、清皆有覆灭中原的“成绩”,的确压迫力更大。但不得不说,辽是压迫中原的始作俑者,它有充分的资格竞争这一项目的“第一”。中原王朝真正摆脱辽的阴云,即幽云十六州陷落的压力,晚至朱元璋父子的时代。应该说,金、元后来的成功,有辽的重大功劳在里面。——之前的少数民族呢?匈奴、鲜卑他们不也挺能打、挺让人头疼的吗?
其一,“五胡”、突厥他们压迫中原的目的和契丹不一样,主要是为了短期利益,带有鲜明的投机、割据色彩,对中原来说是“短痛”。但辽、金、元、清是“长痛”。在此以前,和耶律阿保机父子具备相似压迫力的少数民族领袖,几乎只有认真实践过“一统天下”的苻坚。但契丹以后的少数民族,不乏进取中原的领袖,如完颜吴乞买、忽必烈。可见辽的特殊性。
辽代盔甲之一种
其二,前代少数民族一直仰视华夏文明,华夷之间几乎不存在竞争关系,但契丹和后来的女真、蒙古皆有重要的制度探索。如“五京制”、“民族分治”、“行省”,皆是对中原制度的损益,影响迄今。若非如此,辽怎可能维持那么久的有效统治?金、元、清的成功也是一样。前代少数民族不用说,也就拓跋氏和宇文氏还有点制度探索的意思。
总得看,近千年,即国史的末场,中原民族所受的压迫不仅来自少数民族的弓马,还有相当程度的文明竞争力。
——这一切,自辽而始。
辽代玻璃舍利瓶,可见文明竞争的广度和深度。
第三条指标:民族融合的里程碑意义
宏观地看,华夏文明一直伴随着和周边少数民族的斗争、融合。
且不说上古。第一阶段,自先秦诸侯国与北方骑寇相遇至“五胡乱华”,钟鼓和铁血相续逾千年;第二阶段,自铁勒入漠北至后唐沙陀人失国,历600年;第三阶段,自契丹崛起于东北直至辛亥革命推翻满清,又一千年。——大家该看得出契丹崛起和大辽建国的里程碑意义。
都知道,辽代影响了“中国”的俄语发音。
回到文明竞争的问题。辽以前,即第一、第二民族融合阶段,几乎无关文明竞争,而是汉族单方面追求文明发展空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西汉和匈奴的长期战争。打来打去打什么?地盘、人口等发展资源。辽以后呢?争正统,争谁能代表中国,“入主中原”遂不断发生。
根本上,自东汉末年,汉人就因为避乱开始大规模迁移,有往南走的也有往北走的;至“安史之乱”和晚唐的军阀混战,人口迁移的规模更大了。华夏文明对周边少数民族的影响便越来越深。到什么地步?辽不仅很快建立并推广了自己的科举制度,还能损益中原制度(如上文)。
金也不差。就说两件事。其一,元好问。其二,中华诗词的格律基础“平水韵”是在金的地盘上整理出来的。为何叫“平水韵”?持“金朝身份证”的江北平水人刘渊在《唐韵》、《广韵》的基础上编纂了《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如此重要的工作,并非来自文质彬彬的宋人。
元的文明竞争力差一些,清的竞争力又很厉害。就说一件小事:纳兰性德。还那话:没有辽的铺垫,金、元、清的成功难于想见。辽不仅给它们留下幽云十六州、耶律楚材等直接可用的军政遗产,还为它们树立起文明竞争的里程碑——“要敢想,要会干,看看我的成功”。
始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的应县木塔:“看看我的成功”。
小结
从享国时长、压迫力、里程碑意义的三个硬指标上看,不得不承认辽的特殊地位,且不得不对契丹民族表示敬意。虽然太多人基于传统历史观念,仍然不喜欢契丹人,但没法否认他们的重要和伟大。
往最小了说,辽给我们贡献了“杨门女将”和《天龙八部》;在文明的意义上,辽扩大了华夏文明的格局——不仅延展其影响力,更加剧了文明内部的竞争,为中国人带来了很多此前没有的东西。
——更是带来了很多此前不算中国人的中国人。
契丹男子形象
【主要参考文献】脱脱等《辽史》、《宋史》,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吕思勉《中国历史常识》,钱穆《国史大纲》,本人《
赵匡胤本人练达军事、武艺盖世,为何北宋文绉绉、武功那么差?
》等。
写于北京家中
2022年5月3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