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先生,是我国建筑家,建筑师。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
他与林徽因的爱情,更是一段佳话,被后人不断津津乐道。
梁思成先生
而他还有一个身份,梁启超的长子。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梁启超
1931年,梁思成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同仁,开始对中国古建筑展开系统的考察与研究,得以在此基础上大致廓清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脉络。
1946年,梁思成完成了生平唯一的英文著作——《图像中国建筑史》。
但这本书的经历非常坎坷,数十年后才得以出版。
梁思成手绘图
而对于梁思成来说,1932年是他真正意义上学术生涯的起点——这一年4月,他第一次远离大城市进行古建筑调查,目标正是四十年后费正清夫妇心心念念的蓟县独乐寺。
梁思成的学习建筑的“领路人”是林徽因。据他自己说,“当我第一次去拜访林徽因时,她刚从英国回来,在交谈中,她说到以后要学建筑,我当时连建筑是什么都还不知道。徽因告诉我,那是合艺术和工程技术为一体的一门学科。因为我喜爱绘画,所以我也选择了建筑这个专业。”
梁思成先生的爱情,也总是被人津津乐道,他的结发夫妻林徽因,更是一代才女。而才女无论在哪个年代都是受人追捧的。
1921年,林徽因在欧洲留学时,遇到了一个人生中十分重要的人物。他就是徐志摩,徐志摩也是我国当代的诗人,而那时徐志摩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当徐志摩看到林徽因后,一发不可收拾,竟然与发妻离婚,疯狂追求林徽因。可见爱情的力量在哪个年代,都显得弥足珍贵。
而从家庭伦理观念上看,徐志摩似乎有些“不负责任”。由于种种原因,徐志摩最终也没得到林徽因,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济南号”邮政飞机北上,途中因大雾弥漫,飞机触山,不幸罹难。林徽因在后来的文学造诣上,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徐志摩的影响。
1924年,泰戈尔访华时,徐志摩和林徽因担当他的翻译,后徐志摩随泰戈尔前往日本,林徽因去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继续求学,当徐志摩再次与林徽因相见时,已是4年后。而4年的时间,人的心理是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当徐志摩再次与林徽因相遇时,林徽因与梁思成已结为夫妻。
后来二人回国后,开始了一系列的考古工作,山西五台山,以及应县木塔,都有二人的足迹。梁先生对建筑的痴迷热爱,是后人无法企及的。每到一处,都会对建筑做详细的考察,并做了大量的绘图工作。
病房里,梁思成和林徽因探讨工作
那时没有电脑,更没有任何作图的辅助工具,只能靠双手完成。而绘图之精致堪比电脑,中国古建筑绝大部分是木建筑。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更迭,成王败寇,二千年来历代成功者莫不效法项羽的咸阳宫火。因此,在海外建筑学家的眼中,中国的古代木建筑是罕有的珍奇瑰宝。
1953年5月,北京市开始酝酿拆除牌楼,对古建筑的大规模拆除开始蔓延。梁思成因提倡以传统形式保护北京古城而多次遭到批判。时任北京市副市长吴晗担任解释拆除工作的任务,为了挽救四朝古都仅存的完整牌楼街不因政治因素毁于一旦,梁思成与吴晗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之后,在文化部举办的文物界知名人士欧美同学聚餐会上,林徽因也与吴晗发生了一次面对面的冲突。
1962年,在林徽因病逝七年之后,梁思成娶了比自己小27岁的林洙(程应铨前妻)。
文化大革命中,梁思成被当作“复古”典型批判并抄家,所收藏的全部图书资料被没收。
1972年1月9日,梁思成病逝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