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天罡临化地,七十二地煞闹中原。
梁山之主为宋江之时,聚集四面八方的一百零八位好汉。这时梁山实力达到顶峰,两赢童贯,三败高俅,威震天下。
只是
世事有成必有败,万物有兴必有衰。梁山接受招安,征战方腊之时,众兄弟多有人惨死于大战之中,一百零八人十损七八。
百战余生之人,又被奸臣所妒忌。宋江、卢俊义被奸臣所害,李逵也被宋江拉着喝了毒酒,又有吴用、花荣吊死于宋江墓前。
自此,梁山幸存者更是离散一方。要说此时还有多少幸存者,还有三十二人,天罡只剩下十人,分别是
公孙胜、关胜、呼延灼、柴进、李应、朱仝、戴宗、李俊、阮小七、燕青
,地煞有着二十二人,分别是
朱武、黄信、孙立、萧让、裴宣、杨林、凌振、蒋敬、安道全、皇甫端、樊瑞、金大坚、童威、童猛、宋清、乐和、穆春、杜兴、邹润、蔡庆、孙新、顾大嫂
。
这三十二人各自离散,有的在朝当官,有的归家为民,有的修真学道。本来这些人是再也不会聚在一起了,但因缘际会之下,他们又重新汇合,做下了一番比梁山更轰轰烈烈地大事。这些人辅助李俊成为了暹罗国王,共享富贵,世代荣华。
这番大举的汇聚,主要分为三方,再终于合而为一。
1、登云山聚义
梁山幸存者的汇聚,起源于原梁山水军统领——
活阎罗阮小七
。
当初在征讨方腊结束后,阮小七被封为盖天军都统制。阮小七哪里是当官的料,又因他曾戏穿方腊的龙袍,与王禀、赵谭结怨。两人心胸狭隘,回京之后屡屡向童贯、蔡京告状,说阮小七有谋反的念头。两大奸臣也是看不惯梁山,又有着这个借口,直接将阮小七贬官为民了。
阮小七也是乐的自在,带着母亲回了老家石碣村,靠着打渔为生。想当初阮氏三雄也是石碣村一霸,逍遥快活。只因劫持生辰纲,三兄弟上了梁山。走过这俗世一遭,虽做了一番事业,却只有小七回了老家。
阮小七想起两个哥哥,也是不禁感叹。再听闻宋江、卢俊义被害,花荣、吴用也吊死,阮小七更是伤痛不已,决意去梁山水泊祭奠一番。
石碣村本就濒临梁山水泊,想去也是容易。阮小七叫上两个伴当,带着酒肉香火,划船前去梁山泊,准备祭奠晁天王、宋江以及死去的众兄弟。
梁山泊早已荒废,忠义堂破败,三关崩塌。想到昔日兄弟欢聚一堂,阮小七不禁伤感,与两个伴当喝的大醉。
就在这时,荒废的水泊有人马而来。这来的人,却是阮小七认识的,就是蔡太师府中的张干办。
当年梁山第一次招安,张干办也曾跟随陈太尉前去,还差点挨了打。不过,此时的张干办已经不是干办了,他靠着巴结蔡京,成了济州府通判。
张干办来废弃的梁山干什么?原来这个家伙上任后,正管着梁山附近。张干办觉得梁山虽然荒废了,但说不准有旧物埋藏,也说不定有余党潜伏,因此带了些衙役前来。
正巧的是,阮小七今天来祭拜。张干办大骂这是梁山贼寇,等听到手下说是阮小七,更是呼喝着要拿了他。阮小七是个勇力之人,夺过一条棍棒就是乱打,衙役被打得乱跑,张干办也是被打了一棍,骑马落荒而逃。
张干办心胸狭隘,岂能吃得下这口气。三日后的晚上,张干办又带着一二百士兵围住了阮小七家,让士兵进去捉拿阮小七。阮小七早已听见,拿了条枪从后院偷偷溜出来,一枪结果了张干办,又是一顿乱砍,吓得士兵逃了个干净。
这一来,阮小七没法在家待着了,只能带着母亲去逃命。其实,阮小七并不知道去哪,只是一路前去。
就在这路上,阮小七遇见了扈三娘的哥哥扈成。为了帮助扈成夺回被抢的海货,阮小七联合孙新、顾大嫂、邹润闹了登州,重又上了登云山落草。孙立也是受到牵连,不得不落草。其后,几人又以计谋败栾廷玉,邀了他入伙。
这是登云山最初的七人,
栾廷玉
为老大,再依次是
孙立、阮小七、扈成、孙新、顾大嫂、邹润
。
正是因这几人聚众起义,也牵连到其余梁山幸存者。再者,梁山这些幸存者辞职回家之后过得并不好,就像穆春,早先烧了家上梁山,回去之后生活也大不如意。其后,
萧让、金大坚、安道全、蒋敬、穆春、闻焕章、黄信
因各种原因都聚在了登云山。
这里要说的两个人是栾廷玉、闻焕章,他们都是《水浒传》的人。
栾廷玉是孙立的师兄,当初在祝家庄之战后失踪,当了登州统制。此时,栾廷玉又被登云山一伙设计打败,被推举成了老大。
闻焕章也是水浒中的人,是当年高俅讨伐梁山泊
的参谋。在高俅战败后,闻焕章留在梁山泊的人质,后来曾助
宋江致信宿太尉,促成了梁山招安,这时他救助过落难的安道全等人,也是上了山。
2、饮马川聚义
饮马川聚义与登云山息息相关,是因为
鬼脸儿杜兴
为孙立送信。
杜兴是李应的管家,在战后还是随李应回了老家。李应善于经营,扈家庄、祝家庄又没有了,回家之后比以前更富裕。杜兴也是照旧帮李应打点生意,路过登云山之时正碰见了孙立等人。因为杜兴要去东京,孙立就让他给小舅子乐和带封信,怕他受到自己牵连。
就是这封信,让杜兴惹下了灾祸。登云山造反后,朝廷下旨凡是梁山泊旧人,都要收管,乐和因与孙立这一层关系,更是重犯。只是乐和为人伶俐,提前就跑了。杜兴这一送上门当即被抓了起来,幸亏李应有的是钱,上下打点,才被刺配到了彰德府。
在彰德府之时,老管营还是很照顾杜兴的。杜兴也是不愿惹祸,怕牵连到主人李应。但是,管营的老婆赵玉娥屡屡刁难杜兴,又与东京冯舍人一起谋害了管营。杜兴感念管营的恩情,与杨林、裴宣商议,取了两人之命。这个冯舍人来头不小,事发之后杜兴、杨林、裴宣只得去了饮马川落草,李应受到牵连也上了饮马川。
最初的饮马川也只有四人,分别是
李应、裴宣、杨林、杜兴
。后来,
樊瑞、蔡庆、公孙胜、朱武、柴进、戴宗、燕青、关胜、呼延灼、朱仝、王进、凌振
,还有呼延灼的儿子
呼延钰
,徐宁的儿子
徐晟
,一起聚在了饮马川。
另外,
宋清、宋安平
父子也是被饮马川中人所救,在金营的
皇甫端
也归了饮马川。
这一波人可厉害,对抗过伪齐,打过金军,还毒杀了蔡京、高俅、童贯、蔡攸。只是他们再厉害也只是占据一个饮马川,此时宋朝都已经破碎,他们又怎么抗拒的了金军,只得弃了饮马川去了登云山。
到此之时,饮马川和登云山汇聚。双方已经聚集了二十八位梁山幸存者,又有王进、栾廷玉、扈成、闻焕章新入伙,再有宋安平、呼延钰、徐晟三人,共是三十五位好汉。
只是三十五位好汉也不济事,金军马上又要来扫荡登云山。众人想要反金,但康王赵构即位后主张议和,宗泽悲愤而死,众人也没有投靠之处。
就在无处可去之时,安道全站出来了。安道全曾出使过高丽国,回来之时遇见了梁山幸存者中最后的那四位好汉,提议去寻他们。
3、暹罗成基业初成
在开始已经说过,梁山幸存者有三十二人。饮马川和登云山聚会之时有二十八人,还有四人是
李俊、乐和、童威、童猛
,他们已经在海外建立了一番基业。
当年征讨方腊之时,李俊和童威、童猛与太湖四杰结义。因此李俊在征讨方腊结束后也不留恋,诈病留下了童家兄弟,又一起去了太湖。七兄弟在太湖之中买下一片湖地,建造房屋,打鱼逍遥快活。
在北太湖之滨又有个乡宦,叫作丁自燮,绰号为巴山蛇。巴山蛇是蔡京的门下,又与常州吕太守臭味相投,把大半个太湖当成了自家的鱼池,众多渔民深受其苦。李俊等人自是气不过,打了巴山蛇的人,惹下一场灾祸。
巴山蛇知道李俊厉害,与吕太守定下一条元宵赏花灯之计。趁着李俊几人进城看花灯喝酒,捉拿了李俊、费保、狄成。就在童威、童猛、倪云、高青无计可施之时,遇见了救星——
铁叫子乐和
。
乐和在梁山上并没有太过出众之处,就是唱曲的,但那是他被埋没了。因孙立在登云山造反,乐和见机的快,离了京城,流落到江南建康。在此期间,乐和还施计救了花荣和秦明的遗孀,以及花荣的儿子花逢春。
就在乐和带花荣家眷要去杭州之路上,遇见了童威。听闻李俊被捉拿,乐和再施巧计救出了李俊几人,并且惩罚了恶霸巴山蛇和太守。
但是,这一下太湖不能待了。乐和看李俊等人精通水性,提议海中有很多荒岛,不如去找个出处。众人听闻这个建议,都是齐声称赞。
正是乐和的建议,李俊开始了真龙之路。这群人驾长风出海,先到暹罗国界的清水澳立足,又败蛮将沙龙占据金鳌岛。
金鳌岛地势险峻,是暹罗国二十四岛中最大的岛屿,更是暹罗国的屏障。李俊占据这里标志着基业初成,他也是自称为征东大元帅。
金鳌岛失落,暹罗国自是不能放任不管。暹罗国派大军攻打金鳌岛,却被李俊等人打败,还率军威逼暹罗城。暹罗城虽是王城,但平时就是倚靠金鳌岛为外援,这时根本无险可据。
暹罗王无奈之下,派人求和,将公主嫁给了花逢春。其实,这里李俊等人可以攻破暹罗。但是这是不明智的,李俊等人毕竟是外来者,不足以服二十四岛,贸然称王必然战争不断。因此乐和才撮合了公主和花逢春,为的就是扩大势力。
双方和好后,李俊仍占据于金鳌岛,花逢春入赘暹罗。此时的金鳌岛势力共有九位好汉,以
李俊
为首,再有
乐和、童威、童猛、费保
、
倪云
、
狄成
、
卜青
,还要再加上个箭术已经能媲美花荣的
花逢春
,已是颇具实力。
在这里要提下乐和,他
聪颖的智慧不断演绎着精彩
。
建康万柳庄计救花荣秦明的遗孀,太湖计救李俊惩恶霸,指点李俊远赴海外,夺取金鳌岛立根基,撮合花逢春入赘壮大势力,最后扶助得了人心的李俊为王,乐和是第一功臣。
李俊也曾对乐和感叹:
当初宋江何等才能,又有吴用指点军机,还有卢俊义一班人物,梁山泊方成局面,我本一介布衣,全凭贤弟指教,来到海外,反成了这个基业。
这里也正应了《水浒传》对乐和的评价,“聪明伶俐,做事见头知尾”。
暹罗国成就霸业
再说饮马川和登云山人马,他们无处可去来投了李俊。
这群人来的正是时候,暹罗国发生了内乱。暹罗的丞相早有谋反之心,勾结一个头陀谋害了暹罗王,自称为王,并派人攻打金鳌岛。由于头陀会妖术,李俊等人难以抵挡,金鳌岛也是即将被破。
就在万分危急之时,李应等人赶来了。这一战毫无悬念,凌振火炮轰炸,公孙胜法术压制头陀,关胜、呼延灼、李应等人奋战,大败头陀。其后,众人又进暹罗国平了造反的丞相。
这时暹罗国王已死,又没有儿子,谁来继承王位是个问题。李俊本要推举驸马花逢春继承王位,但这伙人本就以大将军李俊为主,这是李俊创下的基业;再者,花家全靠李俊救助,花逢春自是不肯,要李俊继承王位。暹罗国母也是答应,其他人本就是来投奔李俊的,自是奉李俊为王。
在众人定议之下,李俊成为暹罗国主,奉宋朝为正朔。谁又能想到浔阳江打鱼的李俊,由混江龙成了一代真龙。
李俊即位之后,对众兄弟也是进行了封赏。
柴进为丞相,公孙胜为国师,燕青为上柱国,裴宣为御史,栾廷玉为枢密使,乐和为参知政事兼大将军长史等等,其余兄弟都是暹罗国重要官职,同享荣华富贵
。对于暹罗旧日臣僚,李俊也是都进行了升赏。
不过,李俊即位之后并不顺利。暹罗有二十四岛,青霓岛、白石岛、钓鱼岛三岛不服,又有海外黄茅岛勾结三岛,去日本国借来一万人攻打暹罗。
暹罗城才有五千人,人数吃亏。但是,暹罗城军师、猛将不缺,尤其是有法师公孙胜,他施法祭风降雪,直接冻死了那些怕冷的倭兵。其后,李俊又派众将平了三岛,巡历于诸岛,国主之位已是坐稳。
三十二兄弟同享荣华富贵
就在这时,又有一件大事。宋高宗因被金国大将追赶,困到了海外。李俊等人秉承忠义,奉的就是宋朝正统,立即赶去救下了宋高宗,并派人护送他回去,以后年年进贡。
宋高宗回朝之后,深感梁山忠义,派了宿太尉来暹罗敕封。李俊被封为暹罗王,子孙世袭;公孙胜为一正教通真虚寂大国师;柴进为太子太保,礼部尚书,行暹罗国丞相事;燕青为太子少师,封文成侯;乐和为参知政事,兼管太常寺正卿事;王进、关胜、呼延灼、李应、栾廷玉五虎大将军,皆封列候,等等。总之,所有人都是高官厚禄,万分荣耀。另外,梁山去世之人也都进行了追赠。
此时一切安稳,燕青又提出了一件大事。李俊虽为国主但还是个光棍,说出去国家不体面啊,燕青提议他选取妃子。李俊并没有这个念头,想要拒绝,但这是国家大事,最终在众人娶了闻焕章的女儿为国母。
这是一个开头,宋安平、呼延钰、徐晟三个后辈也各自娶亲。
再是燕青,他娶得并不是李师师。在燕青去杭州送宋高宗时,见了还在唱曲的李师师,却不想理睬她。按照燕青所说就是“
这贱人沐了太上皇帝恩波,不思量收拾门头,还在这里追欢卖笑,睬她怎的
。”虽然燕青还是会了她一番,但对她有着几分看不起,也没带走她,最终娶了与卢俊义稍有关系的卢家小姐。
话说燕青娶亲之后,也没忘兄弟。此时梁山众兄弟虽然都是高官,但大多都是孤身一人,寒夜漫漫,衾寒枕冷,无人侍奉。
这可是个大问题,对兄弟们对暹罗国来说都不可忽视。于是燕青找上国主李俊,说兄弟们大都不曾娶亲是个问题,这一来兄弟们断了子嗣,万万不可;二来他们有了子嗣,将来能扶助世子;三来等咱们这一辈去世,朝中都不是自己族类,必然有祸;四来这些兄弟见自己几人都娶亲,恐怕未尝没有这个念头。
燕青还提出了一句“
男女之欲,问人无之?
”当初兄弟们一是少年练习枪棒,不把女色放在心上;二来被逼上梁山四处征讨,无暇顾及女色。现在兄弟们都荣华富贵了,不应该再孤身一人了。
李俊觉得燕青说得对,下令选取国中望族数十人匹配与众兄弟。这些可都是秀美端庄的大家闺秀,孤身的梁山兄弟个个抱得美人归。只有公孙胜、樊瑞、朱武三人修道不曾婚娶,就将他们拒绝的婚事许配给了唐牛儿等有功之人,郓哥也娶了早先造反的丞相之女。
自此,梁山幸存的三十二位兄弟在暹罗逍遥快活。
等李俊去世后,世子李登即位。二代中的宋安平成为丞相,花逢春、呼延钰、徐晟为大将,公卿之子皆为世臣。其后,暹罗传了数世,一直以这些梁山子嗣为重臣。
这就是《水浒后传》的故事,是梁山三十二位幸存者最完美的结局。
最后还要提一人,梁山还有第三十三位幸存者。这个幸存者由于出家隐世,生死也无人知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打虎好汉
武松
。
在快结局之时武松简单出现了一下,属于走过场的。当时柴进、燕青、乐和、萧让、呼延灼、李应、孙立奉李俊之命,护送宋高宗回杭州,就去六和寺看望了一下武松,并邀请他去暹罗。不过武松在六和寺习惯了,这里有鲁智深的骨塔,林冲的坟墓,他不愿意再去暹罗。最终朝廷敕封李俊等人时,也没忘了武松,在杭州仿照东京修了座大相国寺,请他当了国师。
至此,梁山幸存者都有了一个完美结局。
这是一曲《水浒后传》的故事,也是所有水浒续书中梁山兄弟结局最好的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