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故事是对古老历史的回忆和对灿烂文化的凝望。会昌是千年古县,山川形胜、人杰地灵,历史文化深厚,故事土壤肥沃,为打造“三地一城”、建设“独好会昌”提供了精神动力。会昌县融媒体中心与会昌县史志研究室共同开设【会昌故事】专栏,讲述会昌故事,传播会昌声音,促进会昌发展。 今天刊发第十三篇:北门饭店的会昌味道。
会昌戏剧小镇的北门饭店大有来历。1949年8月22日,会昌解放,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当时,县委、县政府没有单独的办公场所,就计划在北街新建办公用房。当新办公用房主楼建成并使用几年后,发现那个地方太小无法再建其他房屋,而一幢主楼又满足不了日益增多的机关部门的办公需求,就决定迁址另建县委、县政府办公用房,将这幢主楼移交给县饮食服务公司使用。县饮食服务公司接收这幢主楼后,拿它来开办饭店,这个饭店就是北门饭店,主营餐饮、住宿、会议,定位为国营饭店。改革开放后,北门饭店不断壮大,先后在十字街、文家塘、东门、黄坊车站和南门大街建立分部,鼎盛时期,占地面积达20多亩,员工人数达到130人。
三餐烟火暖,四季皆安然。北门饭店镌刻着会昌人的美食记忆。北门饭店的菜肴多是会昌本帮菜,老一辈人至今依然对北门饭店的菜品如数家珍、记忆犹新。北门饭店汇聚了会昌各乡各地的有名菜肴,也汇聚了很多热爱美食的拥趸。北门饭店的会昌菜之所以兴盛,有人说是“大锅大灶,柴火旺炽,做一样是一样,汤水不混合,材料不马虎,自然每样都有它的真味,叫人吃完了还觉得垂涎欲滴。”这番话道出了北门饭店会昌菜的特色:“火猛锅大、瞬间鲜熟,汤水分离、有一说一,料真货实、突出本味。”
北门饭店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会昌县美食文化的“活名片”。北门饭店用会昌本帮菜的醇厚味道影响了一代人,千百年沉淀下来的会昌美食文化在这里生根发芽,许多有关美食的故事在这里上演。当时,每年的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人大会议、政协会议等大型会议的餐饮、住宿都会安排在北门饭店,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开会吃会议餐是干部、代表和委员们心心念念的一种福利;会议结束之后,参会人员对会议餐的菜品了如指掌,对会议餐饭菜的回味议论不绝于耳,成为一部分参会人员一辈子的美食回忆。
有一则“北门饭店红烧肉的故事”,至今让人津津乐道。北门饭店做的红烧肉是一道色香味俱佳的佳肴,它色泽红亮,香气扑鼻,甘甜可口,让人垂涎欲滴,成为喜庆宴席不可或缺的一道菜。20世纪80年代的一天,北门饭店承接了某个宴席,主人上了红烧肉,每席一碗,每碗十块,每人一块。席间,某桌的一碗红烧肉少了一块,没有吃着的人找饭店服务员争吵,饭店领导知道了就给补了一块。于是,补来的那块肉就在众目睽睽之下,赤裸裸地躺在那里,谁都想将它据为己有,但谁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众目睽睽之下伸手。怎么办呢?大家饶有兴致地讨论着、出谋划策,难分难舍。后来全席人决定抓阄,谁抓着谁吃。就在大家聚精会神等着抓阄时,一双筷子悄无声息地伸向了那块红烧肉,红烧肉被迅速夹起,落入一张贪婪的血盆大口中,补来的这块红烧肉就这样被人乘机偷吃了!大家发现后,都在心里咒骂着,包括那个偷吃红烧肉的人,为掩饰自己的“罪恶行径”,也在激烈地责骂着。全席人的那种羡慕嫉妒恨无法形容,但表面上风轻云淡、水波不兴。有人自我安慰说:“不就是一块红烧肉嘛,谁吃都可以。”因此,会昌的民间名言说:“狗胆包天不怕老婆的人,就请他吃一块红烧肉,证明给大家看!”
1965年6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和夫人于立群在会昌考察调研,下榻北门饭店。在北门饭店,郭沫若品尝了会昌菜,其中有白斩鸡和小炒鱼。据说,郭沫若对会昌菜赞赏有加,席间与夫人于立群谈起了美食的话题。
郭沫若说:“我少年时代在故乡四川乐山吃的白砍鸡,白生生的肉块,红殷殷的油辣子海椒,现在想来还口水长流。”
于立群说:“1942年,你在《钓鱼城访古》中说:嘉定的白切鸡之嫩,汁水味之美,实在是一种奇妙的艺术品。”
郭沫若说:“是啊。想不到会昌的白斩鸡也是这样的鲜嫩美味,让人馋涎挂嘴!”
于立群说:“你也喜爱吃鱼。为此,你还写过《鱼的诉说》:鱼儿乐,鱼儿悲,水里生,火里毁,天生一道佳肴菜,舍身满足人间美;刀劈火烤不流泪,粉身碎骨为人类,盼望食客记住咱,为咱树起鱼字碑。”
郭沫若听后哈哈大笑。
那次会昌之行,郭沫若题写了“会昌县人民委员会”等字幅,于立群书写了毛主席诗词《清平乐·会昌》。
1965年7月,会昌籍老红军吴庆发从新疆乌鲁木齐离休,卸甲归田,回家乡右水乡下寨村定居。吴庆发,放牛娃出身,1932年参加红军,参加了第四、第五次反围剿;又参加长征,历经千难万险到达陕北;参加了抗日战争。1947年,吴庆发在延安保卫战中被敌军炮弹碎片击穿右腿而被截肢。解放后,吴庆发服从祖国边疆建设的需要,调离部队转入地方工作,任新疆六道湾煤矿党委书记,为新疆的煤矿事业作出重要贡献,多次受到嘉奖。那次回来,吴庆发就住在北门饭店,会昌县人民委员会接待他在北门饭店吃饭,请老红军吃家乡的饭菜。吴庆发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我经常想念家乡菜的味道。我在外革命奔波了一辈子,吃了很多地方的菜,吃来吃去,还是会昌菜好吃!”
20世纪90年代末,北门饭店改制停业,房屋出租他用。
2023年,会昌戏剧小镇建成,北门饭店开业运营,还是以会昌菜为主打菜品,会昌人的美食记忆卷土重来。
END
来源:会昌县史志研究室
编辑:朱人兰
审核:董先林
责编:董先林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