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擒鳌拜,平三藩,收复台湾,平定葛尔丹,抗击沙俄,开创了康乾盛世,是古代屈指可数的有为皇帝。
但是,这位名垂青史的帝王,死后,却不得安生,他的陵寝遭逢三次大火,墓地从里到外面目全非。
光绪三十一年二月二十日,慈禧皇太后突然得到奏报:景陵燃起了大火,火势凶猛,隆恩殿起火,大殿全部烧毁,就连康熙的神位牌都烧没了。
慈禧太后大惊失色,康熙的神位牌上书“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祭祀时,皇室成员都要对其跪拜,他就代表了康熙大帝。
着火就罢了,后果还这么严重,慈禧太后急派赵尔巽和铁良两位重臣前往调查。赵尔巽是户部尚书,铁良是兵部侍郎。二人一文一武,一满一汉,相得益彰。
考察火场,赵尔巽和铁良倍感震惊,隆恩殿是陵寝的主要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十分壮丽,竟然是焚烧殆尽。而受到殃及的东西配殿也难以幸免。更惊奇的是守墓人交代,火是从大殿屋檐下的斗拱烧起来的,斗拱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怎么会着火呢?
“大人,应该是雷电起火,”看墓人给出了合理解释,若是走火,应该是从下往上烧,断不会在斗拱处起燃,“着火前雷声阵阵。”
赵尔巽和铁良继续明察暗访,坊间的传言让他们心惊胆跳,“六月雪,二月雷。”这都是天下奇冤发生时才会出现的情况,传言竟指向太后囚禁光绪帝,惹得上天示警!
这可是多少人会人头落地的传闻,两位大人面面相觑,还有写传闻则荒诞不经,如修陵时,伤了只古龟,他现在回来报复;盗九龙杯的杨香武后代前来报仇等等。
更大的可能性是守墓人所为,此时的大清,鸦片战争,庚子赔款,财政崩溃!守陵的太监及士兵欠薪日久,发不出粮饷,很可能偷了景陵的祭器,为掩人耳目,便一把火销毁了所有证据。
查下去,很可能激起兵变,在景陵的查案人甚至可能被最先灭口,两位大人一想,干脆明哲保身,给慈禧上了个折子“一场怪火,无从查考。”
1945年清东陵来了两个大盗,张尽忠和王绍义,一人是盗匪,一人曾是汉奸,他们带着几百个人炸开景陵地宫,意欲劈棺未果,最后用大锯锯开了康熙的棺椁。
奇异的事情发生了,突然,一团神秘大火从内棺中喷出,火焰喷薄而出,像是下山的猛虎,不及反应,两个盗墓贼就惨叫着在地上打滚。
瞬间,地宫又瞬间恢复了黑暗,盗墓贼们浑身颤抖,冷汗淋漓。
半晌,贪污战胜了恐惧,地宫的财宝被洗劫一空,康熙和后妃的尸骨也被抛洒一地。
这就是景陵的第二场火,盗墓贼解放后被枪毙。
第三次大火发生在1952年,烧掉了大碑楼,也就是康熙的神功圣德碑楼,它是紧邻的最高大的建筑之一,最遗憾的是其中的双碑同时被毁。这是历史上唯一的由皇帝亲笔书写的碑文;也是唯一的落款有章的碑文;还是独一份的双碑,康熙丰功伟绩众多,一块碑不够用。
可惜,一声霹雳,大碑楼的殿脊烧了起来,不仅建筑焚毁,连里面的石碑也被一同被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