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明朝建国初期爆发了胡惟庸案(洪武十三年)、空印案(洪武九年)、郭桓案(洪武十八年)和蓝玉案(洪武二十六年)。以上这四起案件都是明代洪武年间发生的历史事件,被称为“明初四大案”,即明太祖朱元璋策划的著名四大事件。这四大案件都发生在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期,因为朱元璋登基时定的年号为“洪武”,故“明初四大案”亦称“洪武四大案”。
朱元璋生性多疑,嗜杀成性。所以在位时期难免滥杀功臣,这一点也常被人们诟病。就拿发生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的蓝玉案来说,总共牵连一万五千余人,包括蓝玉在内的建国功臣均被杀害。
在这样一个国君的统治之下,会发生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案子就不足为奇了。那么,除了洪武四大案以外,明太祖时期还有哪些大案件呢?
南北榜案
这个案子可以说是继洪武四大案之后的第五大案了。此案发生在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是一场与舞弊有关的案子,可以说是蓝玉案的后续。
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二月会试,以翰林学士刘三吾、王府纪善白信蹈主持丁丑科殿试。后发榜,陈?为第一,取录宋琮等51名,是为春榜。因所录51名全系南方人,故又称南榜。北方人一名未取,为历科所不见。
会试落第的北方举人联名上疏,告考官刘三吾﹑白信蹈偏私南方人。朱元璋命人复阅落第试卷,增录北方人入仕。但经复阅后上呈的试卷文理不佳,并有犯禁忌之语。有人上告说刘三吾﹑白信蹈暗嘱张信等人故意以陋卷进呈。
朱元璋大怒,五月突然下诏,指斥本次科举的主考刘三吾和副主考白蹈信等人为“蓝玉余党”。结果则是刘三吾被发配西北,张信、陈?等被处死。
云奇告变
这个事情可以说是胡惟庸案的导火索,发生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与胡惟庸案同一年),是有关明朝朱元璋的一则典故。
1380年五月初二(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从西华门摆驾出皇宫,要到皇宫附近的胡惟庸家去。太监云奇闯到朱元璋面前手指胡惟庸府邸,朱元璋惊愕,未去胡惟庸家里。
不过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尚且存疑,究其原因,以后再说。
杨宪案
杨宪,(1321-1370),本名杨毕,字希武,太原阳曲(今山西太原)人。明朝初年大臣。
此人才能非凡,办事干练,为朱元璋亲信。刘基认为杨宪是有丞相的才能的,只是他没有丞相的器量。洪武三年(1370年)七月,朱元璋提拔杨宪担任中书左丞,成了中书省的实际负责人。杨宪刚有了实权就忘乎所以,直接把矛头对准了仇人李善长,在中书省,杨宪整日与李善长,胡惟庸明争暗斗,他的躁进为自己招来了灭顶之灾。后来李善长劾其“放肆为奸事”,被朱元璋所杀。
史书上对杨宪之死含糊其辞,只说是犯事被诛,没人知其犯何罪。他迅速从政治舞台上消失了。他消失得很蹊跷,其中内幕几百年后仍然不为人所知。
以上纯属个人盘点的内容。那么各位还知道哪些明朝建国初期发生的历史事件?欢迎各位评论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