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国家,这么多年来,印度遭受了各种各样的外族的侵略,这些外族可以统治印度,但是根本无力改变印度,即使是英国也不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印度社会的多元性以及根深蒂固的历史传统。
在印度,各种大小方言共有400多种,汉藏语系、南亚语系、印欧语系、德拉维达语系等等,不同的人说着不同的话,所以任何侵略者在统治印度后,都无法让整个印度保持相同的步调,甚至印度人自己也做不到,而这显然明显地限制了印度的发展速度,让印度看起来始终像是一个一盘散沙的国家。
除了这些,印度还有很深的官僚主义传统以及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前者导致因为上层没有办法良好地制定并执行正确的政策,长期以来印度基建落后,印度去无力去发展这些,而同时官僚主义也导致了社会阶级固化,大量优秀的印度年轻人因为无法在自己的国家找到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纷纷选择离开自己的国家。
而后者,种姓制度,则导致印度社会长期以来缺乏活力和动力,因为按照种姓制度的划分,只有少数人能当婆罗门和刹帝利,多数人都是吠舍、首陀罗和贱民。种姓制度最大的缺点并不在于它不文明,而在于它限制了大多数人的活力,当大多数人都没有资产和地位时,这个国家的必定会有严重的问题:消费水平有限,国内市场活力不足,创新水平不高等等。这和奴隶制注定消亡是一个道理。
李光耀说,自己年轻的时候觉得,如果尼赫鲁多活几年,或许能带给印度良好的改变,但是年龄越大他越不这么觉得,没人可以改变的印度的社会结构。在《李光耀观天下》中,他写道,从印度身上他明白了两个道理,第一:一个国家并不是有了西方的制度就能获得良好的发展;第二:历史悠久并不是在所有时候都是好事,有时候历史悠久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很多根本势力无法被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