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小学读物出现丁汝昌投降图,明明是自杀殉国,咋成了“怕死鬼”?
创始人
2025-09-22 22:03:26
0

今年五一假期之后,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表示,自己为孩子购买的历史书籍《写给孩子看的中国史》中的一幅插图,让她感到十分不适。这本书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历史,语言通俗易懂,插图也生动有趣。然而,在讲述甲午中日海战这一段历史时,书中的插图却出现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那便是所谓的“丁汝昌投降图”。

网友表示,刚开始她还以为自己看错了,难以相信这幅插图会出现在一本如此正规的历史读物中。简要介绍一下《写给孩子看的中国史》这本书,它是由正规出版社——北方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套10册历史丛书,内容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历史,且在各大官方渠道有售。可这本书的《威海卫战役与马关条约》一章中的插图,画风让人无法接受,仿佛是在刻意压制中国人的尊严,抬高日本人的威风。插图里,丁汝昌等三位中国官员正在对日本军官鞠躬,姿态极其谦卑,而对面的日本军官则傲慢无比,姿势高高在上,显得极为盛气凌人。这幅插图显然是在故意扭曲历史,拔高日本人,矮化中国人,情感上令人难以接受。

历史学者知道,清朝时期的中国人平均身高实际上普遍高于日本人,这样的插图显然是出于恶意的刻画,给人一种非常不真实且令人不适的印象。即便插图是艺术表现,但如果仅仅是将人物形象“拔高”和“矮化”来表达,也未必会被公众所理解为创作自由,而更像是对历史事实的扭曲。更有网友指出,若不是背景的了解,几乎可以认为这幅插图出自日本教科书,深刻显示了出版方对历史的误读或故意篡改。

至于插图背后的历史依据,出版方坚称自己并没有歪曲历史,并提到曾有一部纪录片也以此为蓝本。此外,他们还引用了近代爱国诗人黄遵宪的《降将军歌》,指责丁汝昌曾在战争中派遣程璧光向日军乞降,诗中描述了程璧光向日军投降的情节。尽管有这些诗文佐证,但依然有很多人认为,历史不应被如此描绘,尤其是对于年轻读者来说,可能会误导他们对历史的理解。

关于甲午海战的历史背景,我们不妨回顾一下1894年中日两国的冲突。1894年夏,朝鲜半岛的局势紧张,日本为了实现与清朝的战争,早已为此做了充分准备,而清朝政府则显得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特别是李鸿章,虽然在外交上有很多经验,但面对日军的挑战,清朝并未有足够的海军力量进行有效反击。尤其是在“高升号事件”发生后,日军已经在朝鲜海域获得了制海权。到了8月1日,甲午战争全面爆发,海战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

参与这场海战的中国军队,是由李鸿章精心打造的北洋水师,这支部队曾被誉为“亚洲第一”。北洋水师的指挥官丁汝昌,生于1836年,是安徽庐江人,虽然出身贫寒,但早年曾投身太平天国。丁汝昌的艰难成长经历,塑造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他的父母在贫困中去世,而他也在饥荒和困苦中求生存,这使他从小便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在清朝的军事系统中,丁汝昌并非最为出色的将领,但他凭借坚定的意志,逐步在清朝军队中积累了影响力,最终成为北洋水师的指挥官。

丁汝昌的成长经历与他日后的命运密切相关。尽管他曾经的军事成绩并不特别突出,但在担任北洋水师提督后,他依然非常努力地弥补自己在海军领域的知识短板,力图使自己成为一位合格的指挥官。与之对比的是,日方海军的指挥官伊东祐亨,他自24岁起就加入了日本海军,经历了数十年的海军生涯。在甲午海战前,伊东已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海军指挥官,而丁汝昌虽然勤奋,但终究在经验和专业能力上存在差距。

尽管如此,丁汝昌依然为保卫国家尽了最大努力。在战争爆发后,丁汝昌察觉到日本海军的迅猛崛起,意识到自己的北洋水师存在巨大差距,于是多次向李鸿章建议购买新式战舰。然而,由于财政原因,这一建议未能得到及时执行。最终,甲午海战爆发,北洋水师由于装备和战术的落后,最终未能抵挡住日本海军的进攻。

甲午海战中的丰岛海战,北洋水师遭遇了惨败,清朝海军在此战中损失惨重,丁汝昌也因此成为众矢之的。尽管如此,李鸿章坚决为其辩护,最终在朝廷的压力下,丁汝昌得以暂时保住了职务。然而,在随后的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再次败北,丁汝昌的命运也逐渐走向悲剧。

1895年2月,日军围攻威海卫,丁汝昌带着北洋舰队的投降书最终在刘公岛向日本军投降。然而,丁汝昌在投降前选择了自杀,他以此表达对国家的忠诚,而并非像历史上某些描述的那样投降求生。丁汝昌的自杀,显示出他作为一位悲剧性人物的复杂性:他既有忠诚于国家的情感,也有深知国家未能做好充分准备的无奈。

因此,历史不能因个别插图或说法而被歪曲。在《写给孩子看的中国史》这本书中,出版方在面对插图失误的指责后,于5月10日发布通报,承认了书中插图存在不当之处,并决定将其回收销毁。这一事件也引发了广泛讨论:历史的真相必须尊重,任何形式的歪曲或误导都不应被容忍,特别是当这些错误影响到年轻一代对历史的认知时。

历史并不是任人随意雕塑的作品,更不容随意编排和误导,特别是在教育领域,任何形式的历史歪曲都应受到严肃对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我们做生意的朋友都知道,第一桶金是成功的关键。那么,对于历史上的那些争雄天下的诸侯与军阀来说,第一块...
原创 罗... 头条创作挑战赛 对于那些了解中国长征史的人来说,湘江战役无疑是一个深刻的记忆。那场战斗中,涌现出许...
桐城文化夜校开讲《清末民国桐城... 图为讲座现场。 图为讲座现场。 7月17日晚,桐城文化夜校第七期讲座在桐城市文化馆如期举行。本期讲...
原创 刘... 说起《三国演义》里的这两位大佬,刘备和曹操,你说谁更有领导魅力呢?这事儿啊,就跟街坊邻居聊天似的,各...
原创 狄... 在繁忙喧嚣的长安城,深藏于朝政波澜之中的,却有一段尘封的历史秘密。这位名震千古的狄仁杰,作为唐朝的杰...
原创 武... 一部《封神榜》,将商朝的衰落与周朝的崛起描绘得如史诗般壮阔,纣王的暴虐无道和武王的英勇果断深入人心,...
原创 历... 在历史上,能够同时兼任文官和武将的杰出人物并不罕见,但毕竟也不算多见。这样既有文采又具武略的重臣,往...
原创 《... 翻开泛黄史册,我们总被帝王将相的权谋与盛世颂歌填满视野。当汉高祖刘邦踏入咸阳宫,一句“约法三章”被后...
原创 许... 某天,许世友正在带领士兵进行刀法训练,场面气氛热烈。突然,他注意到路边有个身影正在驻足观察,还时不时...
传说中的传国玉玺,到底去了哪里... 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命人将和氏璧雕琢为玺,李斯手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这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