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皇帝大多数性格和善,但俗话说,“人皆有逆鳞,触之自然会怒”。对于李世民来说,他的“逆鳞”可能就是当年的玄武门事变。 那时,李世民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两位亲兄弟,并且强迫自己的父亲让位给他。这种夺位的手段令人生厌。李世民也深知自己的皇位是建立在不孝和兄弟鲜血之上的,因此,他在成为皇帝后,采取了一些手段,试图掩盖这一段不光彩的历史。
李世民命令史官贬低他的长兄李建成,将他描写成一个霸道、专横、不近人情的人,强调李世民之所以发动谋反,是因为李建成一直在压迫他,迫使他没有选择才决定反叛。 历史常常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李世民为了掩饰自己的罪行,采取了这种方式,也可以理解。然而,纸包不住火,唐朝有一位叫做常何的武将,他亲自参与了整个玄武门事变,而且留下了一件遗物。这件遗物中包含了关于玄武门事变的一些细节,正是这件遗物让李世民的秘密暴露了出来。 常何出生并不显赫,他曾是起义军的一员,后来才归顺唐朝。虽然他在唐代的历史中并不出名,但他有一个声名显赫的战友——程咬金。常何与程咬金的差距很大,几乎无法相比,也正因为如此,史书上几乎没有关于常何前半生的记录。不过,在玄武门事变后,常何的名声突然大振。他先是被任命为泾州刺史,随后一路升迁,最终官至平壤道行军副大总管。 常何于公元654年去世,他去世时,家人请来当时弘文馆学士的李义府为他题写墓碑词。而之前提到的那件遗物,就是他的墓碑。墓碑上记载了常何的一生,同时也暗示了很多与玄武门事变相关的细节。 墓碑中提到,李世民曾召见常何并让他担任玄武门的守官,同时要求常何暗中培养一批人才。随着时间推移,常何越来越得到了李世民的宠信,经常出入李世民府邸,参与讨论机密事务。更为巧合的是,在玄武门事变发生的那一天,常何恰好负责玄武门的安保工作。 从墓碑的记载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重要的线索。首先,李世民早就安排常何担任玄武门的守官,并让他培养自己的人手,这表明李世民的谋反计划早有预谋,而非临时起意。其次,常何恰好负责那天的安保工作,这种巧合的可能性非常低,因此更可能是李世民早已计划好要在那一天进行谋反,故意选择了常何来负责安保,以便顺利实施计划。 在电视剧中,我们经常看到武将进入宫殿时要卸下武器,这是一种对皇帝的尊重,也是宫中的规矩。然而,尉迟恭等一批人带着武器毫无阻碍地进入了皇宫,这表明常何当时已经知道李世民的计划,并且站在了李世民一边,帮助他实现谋反。 正是这块墓碑上透露的细节,让李世民的隐瞒再也无法维持下去。他竭力掩盖的历史真相,最终还是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