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科书上,通常将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归结为“明清两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将明朝也一并列入其中,其实并不完全合理。这种归结更多是为了“统一叙事”的需要,因为事实上,中国近代的落后主要是由清朝的统治造成的,明朝与此关系并不密切。
众所周知,科技的进步是一个渐进且复杂的过程,东西方各自都有其独特的优点。东方侧重理论,西方则更多强调技术应用。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东西方在许多领域的科技水平曾有过相对平衡的阶段。比如,西方的天文历法通过阿拉伯传入中国,元朝时便采用了大家熟知的“回回历”;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等同样经过阿拉伯传入西方,推动了西方科技的初步发展。
如果要说明朝在某些方面存在落后的迹象,那么主要是在天文学的领域。为了维护统治,明朝政府曾严禁民间私下学习天文学,这导致了传统天文学的失传。与此同时,缺乏天文观测和计算,也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这无疑对中国的科学发展产生了不小的损害。
然而,到了明朝晚期,西方的天文学逐渐传入中国。以徐光启为代表的中国学者翻译并研究了西方的科学著作,甚至根据第谷天文学的理论编纂出了影响深远的《崇祯历书》。这一时期,包括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在内的多部西方科学经典陆续传入中国。这意味着,到了明朝末年,中国的学术界已经在积极吸纳西方的科技成就,从而使得中国在科技理论和水平上,与西方的差距不大,甚至在某些方面更为先进。
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曾在回忆录中提到,大明帝国的官员和士绅对西方的先进理论非常感兴趣,几乎所有人都在学习西方的知识。要知道,尽管当时的西方社会远不如中国先进,但中国社会的包容性更强,而且没有宗教的束缚,更像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温床。如果当时中国能够继续保持发展,完全有可能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即使明朝覆灭,中国在冶炼技术上的领先优势依然存在。当葡萄牙人带着火器抵达中国时,中国迅速复制并铸造出了比西方同期威力更强大的红衣大炮。再者,在大型船舶的建造技术上,明朝也长期领先于西方,直到西方完成了美洲的殖民扩张,才组建起与郑和舰队相媲美的舰队。明朝在276年的存在期间,对南海及太平洋诸岛有着极强的实际控制力。
在军事上,明将李成梁在辽东建立了世界上首支马拉炮部队,而西方的类似部队直到拿破仑时代才出现。此外,明朝在水雷、火龙出水(类似现代鱼雷)和神火飞鸦等武器上,都明显领先于西方。种种例子充分展示了明朝在科技和军事方面的强大实力。
然而,这一切的成就到了清朝时期却被彻底抹去。以往,先进的文明总是能够战胜落后的野蛮,但在清朝,情况却正好相反。清朝代表的并不是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而是一个腐朽的、大地主阶级主导的封建政权。清朝能够战胜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根本原因就在于李自成没有处理好士绅阶层的利益。在攻占北京时,他未能与士绅合作,这使得士绅阶层与满清勾结,最终导致了清朝的胜利。
清军入关后,一方面通过掠夺资源实现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度的过渡,另一方面以铁血手段摧毁了任何不符合自己利益的新生力量。这一过程中,原本已经在明朝晚期萌芽的资本主义也因而被扼杀,而中国原有的封建租佃制甚至倒退为农奴制,将人身与土地的束缚推向了极致。
与此同时,西方的资本主义在迅速发展,科技水平也突飞猛进,而中国却在清朝的统治下迎来了奴隶制的复辟。南明、大西和大顺等政权之间的内斗,令本应团结的中国知识分子和农民无法形成合力,最终被奴隶主和地主阶级组成的联盟所打败。
满清的南下过程中,其残酷的暴行尤为显著。在当时资本主义萌芽最为兴盛的江南地区,满清八旗铁骑犯下了“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等令人发指的罪行。更严重的是,在追击南明政权的过程中,满清军队还对包括江西、湖南、四川在内的农业地区进行了惨烈的破坏,导致“府无完县、县无完家、家无完人”的极端局面。这些大屠杀不仅使得原本富饶的农业地区劳动力锐减,甚至一些地方回到了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状态。大量的工艺技术和科学成果因此失传,中国传统的科学技术遭遇了毁灭性打击。
最可怕的并非本土科技的熄火,而是在面对西方科技成果传入时,清朝政府的反应。由于对火器的恐惧,清朝统治者对西方的科技成果极度排斥,尤其是火器的发展。清朝的既得利益者刚刚完成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化的转变,对武器的需求仅限于镇压农奴和少数民族的反抗,缺乏改革的动力。更重要的是,统治者知道自己的政权并不稳固,害怕新技术会威胁到他们的统治。因此,他们坚决抵制任何形式的科技革新。
讽刺的是,康熙帝虽然带着西方传教士对中国的地理进行精确测量,却没有从中得到任何有益的科技发展,反而将这些数据带回了西方,为两百年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这一切,显得极其可笑。
清朝的统治,实际上就是中国历史的“中世纪”。这一政权的建立与发展,使中国一步步落后于世界,直到清朝的统治才最终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中国近代人民的愚昧并非历史的必然,而是清朝统治者刻意为之。这一政权是彻头彻尾的反动政权,给中国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回顾历史,我们无法想象,如果中国能够在晚明时期顺利发展下去,到大航海时代来临时,会取得怎样的丰功伟业。历史无法重演,但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教训,珍惜现在的机会,展望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