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曹,是日本军队特有的一种军衔。
众所周知,日本军队的编制与我们不同,甚至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不一样。我们习惯的是军、师、旅、团、营、连、排这样的层级,而日军则是师团、旅团、联队、大队等,而且这些编制的规模也不一定能直接对应。例如,一个甲种师团人数接近三万人,我们的部队好像没有完全相应的编制。
编制不同,军衔自然也有差异。最明显的区别是校官在日军中变成了佐官,比如大佐、少佐等。军曹是日军最基层的一种军衔,它位于伍长之上,接着是曹长、准尉、少尉、中尉等。如果对照我们的军衔,大致相当于士官。
俗话说,“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在以往的军队里,资历越老、经验越丰富的士兵,晋升空间就越大。比如我们开国的许多将军,大多都是从普通士兵逐步成长起来的,因为当时条件有限。
但当时的日本军队已经实现了高素质、系统化的指挥体系。尉官级别以上的大多接受过军校教育,而普通入伍士兵,即便经验丰富,也很难超过军曹级别。军曹在日军中算是最高的非军校士官,这也体现了日军强大的一个方面:军队的实力不仅在于武器装备,更在于士兵素质和指挥员水平。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我们的泥腿子将军也能打败这些科班出身的军官。确实如此,但那往往是通过无数次战场经验和失败累积的结果。战场是最好的老师,然而从整体来看,经过军校系统训练的指挥员通常更优秀。这也是为什么李云龙们要进军校,也解释了现代军队越来越重视军校生的比例。
一般来说,日本非军校出身的士兵,最多只能升到军曹或曹长,相当于我们部队的班长。日军习惯将12名士兵划为一个小组,其中8名步兵和4名机枪手。步兵配备手雷、三八大盖步枪和刺刀,机枪手则配备歪把子机枪和手雷。12名士兵共同构成了基本作战单位,而管理这个单位的,就是军曹。
军曹通常由没有军校学历的“老兵”担任。日本非常看重出身和学历,草根士兵即便资历深厚,也很难晋升到更高职位。日本军队的军衔体系可以简单概括为四个等级:军官、士官、士兵和兵。军校出身或有背景的士兵起步就是士官,而草根士兵可能服役几十年才能勉强晋升为士官,除非在战争中立下特大功勋,否则晋升几乎无望。
军曹的职务虽低,行军时只能步行,只有中队长以上的军官才有战马可骑。军曹也没有指挥刀,只能用三八式步枪带刺刀作战,枪上悬挂太阳旗以示与普通士兵的区别。在与日军作战中,狙击手通常优先瞄准指挥官,普通士兵则优先射击带旗的军曹。为了增加生存几率,军曹往往在战场上收起太阳旗,仅在行军时悬挂。
这些“有资历却没学历”的军人并非毫无价值,他们被晋升为军曹后,会利用自身丰富的战场经验,带领一个12人的小组进行作战,形成最基本但极其重要的作战单位。这就类似美军的中士,或者我们解放军的班长。
众所周知,美军的中士和我军的班长,是部队的中坚力量。比如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虽然小分队由米勒上尉指挥,但实际带队的是麦克中士。军官负责指挥,具体执行则依赖中士安排。原则上军官不直接参战,但中士必须参战,因此中士不仅具备指挥能力,还必须能作战。
可以说,中士或军曹是任何军队的骨干,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没有士官,再优秀的士兵和军官也难以形成完整战斗力。因此,日军非常重视军曹在军队中的作用。
上一篇:原创 开国大将王树声到军营看望女儿王四毛,哨兵将他拦住:请排队填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