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在时间的雕琢下,口感越发的醇厚,滋味越发的丰富,汤色也随之染上了岁月的色泽,由新茶时的浅浅的黄绿变为灿黄、橙黄、橙红等。只看颜色就已经赏心悦目。
那就有茶友问了,既然普洱茶经过存储后,汤色会有变化,那我是不是可以通过茶汤的颜色就可以判断老茶的年份了呢?比如,汤色淡黄绿色就是新生茶,茶汤黄色的可能是六七年的茶,黄中带橙色的茶汤是15年及以上的?

事实上,茶汤颜色只是可以作为判断生茶年份的一个因素,因为老茶很难从单一方面去辨别其年份,它在不同的制茶工艺,不同的原料,不同的仓储条件下,转化速度是不一样的,有的慢,有的快。
而且杀青过重,或者揉捏力道过重,会导致茶叶在后期的转化速度加快。不同产区的普洱茶,其内含物质有着些许的区别,这些区别在后期的存储转化中也会影响茶汤的颜色。
尤其是仓储的环境(温湿度),它对于生茶的转化影响巨大,比如我们知道的昆明仓,它因为温湿度的关系,转化速度要比一些温湿度较高的地区慢,比如,同一款生茶在昆明存储了15年茶,和它在广东存储15年,完全是不一样的转化情况。所以判断普洱茶年份的新老,最核心的还是得靠品。

普洱茶的内含物质丰富,如多酚类、芳香类物质、儿茶素类等,其中儿茶素类是茶叶中的主要活性物质,有丰富的黄酮醇以及其衍生物组成,是鲜叶加工时形成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的物质基础,而普洱茶汤颜色的变化主要是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由少到多的过程。
1——5年是普洱茶的新茶阶段,这时候的茶汤颜色以黄绿色为主,颜色清透,5——10年生茶中的茶黄素逐渐增加,汤色变得黄亮(绿色消失),10年以后茶叶中茶黄素的含量逐渐趋于饱和状态,此时茶红素大量出现,会使汤色逐渐由亮黄——深黄——橙黄进行变化。
但是茶叶中物质含量的变化并不是水平上升的,有些时候就会出现,某几年的颜色变化差距细微,甚至看不出区别。但总体的颜色变化是会越来越黄的直到变橙。
我们就以良好的昆明干仓环境存储下的普洱生茶为例:


汤色:第一年以黄绿色为主,茶汤颜色较浅
新茶时期的普洱茶,香气清新,花香(兰花香、百花香等)尤其突显,茶汤协调性好,但是因为属于新茶时期,茶汤中可能会有些许的青味,但随着存储年份的增加,青味会逐渐散去。

以南茗佳人《刮风寨》为例,茶香含于茶汤,初始是烂漫的山野花香,到中后段是自然的鲜木香和着菌香,扬而清新,汤质饱满细腻却又不失劲道。


汤色:第5年开始,汤色以黄亮为主或带较浅的绿色,且随着存储年份的增加绿色逐渐消失黄色越来越深,
花香会逐渐变为蜜香(以花蜜香为主)茶性也开始往温和的方向转变,茶香干净纯粹、茶汤变得圆融润泽。


汤色:颜色变为深黄色,且深度逐年增加,但汤色的变化并不是很明显,就需要茶友们细细分辨茶汤的滋味口感了。
这时候的普洱生茶,以陈香为主导,开始出现木头香,茶汤入口有陈韵,汤感越发圆融甜醇。


汤色:琥珀色中带了点橙色
香气陈厚内敛,这时候已经出现老木头香,茶汤中的陈韵越发明显,茶汤的刺激感随着存放时间的增长逐渐减弱,因为茶叶里的茶多酚经过大量的转化,茶汤变得更加柔和顺滑,温润醇和。茶汤的饱满度和厚重感也随着年份的增长而提升,整体表现更为协调稳定。


颜色:橙黄偏橙
香气表现上有更为复杂的层次感。不仅出现陈香,木香,还出现了药香,不同茶区比如易武片区会出现梅子香,勐海片区出现浓郁的陈蜜香或者烟香,有的比较独特的会出现某种木质香(樟木香),同时喉韵加深、气韵增强,汤感也越发的糯润。
以南茗佳人2003年的《倚邦》老生茶为例,经过22年时光的存储,初始是馥郁浓纯的陈蜜香、和着缕缕轻烟香;中段是蜜甜、松脂木香带缕缕梅子香;到尾段则转为木质冰糖甜香。
5泡后,喉咙中有一条甜凉韵感。整个的品感是高香、浓甜、糯润的。

茶在时光里浮沉,三杯可见岁月之味。
若你恰好路过,不妨推门而入
【关注】南茗佳人(公众号同名)
在袅袅茶香中,品读时间的褶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