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立冬节气,11月7日晚,在北京鼓楼这座镌刻着时间印迹的古建筑中,一场以“古建新声 韵满中轴”为主题的音乐会在鼓楼一层券洞上演,为2025“故宫以东”古建艺术季画上圆满句号。

节气表演“击鼓鸣钟廿四声·立冬”。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方非摄
“吉时到!”庄重的吟诵伴着激昂的鼓声,节气表演“击鼓鸣钟廿四声·立冬”为当晚的演出拉开序幕。钟鼓楼是古代都城的报时中心,鼓楼券洞响起的鼓声,让观众瞬间感受到时间的流动与文化的传承。在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古建空间内,东方艺术与西方旋律碰撞,《古城散乐》舞蹈之后,中国交响乐团紫禁城弦乐四重奏为观众呈现了一场优雅的音乐会。

《古城散乐》舞蹈。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方非摄
《鸿雁》的深情旋律从大提琴的琴弦上流淌而出,小提琴跃动着《快乐的萨利哈》的欢快音符,紫禁城弦乐四重奏既演绎出充满民族风情的经典,也带来了《梁祝·化蝶》的东方爱情绝唱。西方作品如舒曼《弦乐四重奏》第四乐章,展现了古典音乐的严谨与深邃,《自由探戈》则以热情奔放的节奏点燃现场氛围。最后,一曲《赛马》以激昂的旋律将演出推向高潮,西方弦乐再现草原上万马奔腾的景象,与古建空间产生共鸣,为观众带来了独特的视听享受。

紫禁城弦乐四重奏。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方非摄
北京鼓楼不仅是古代报时建筑的代表,更是当代文物活化利用的典范。近年来,北京市东城区以“中国时间”文化品牌为核心,推动钟鼓楼从历史地标向文化IP升级。通过开发茶饮空间、文创产品,并策划系列艺术活动,鼓楼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关注,成为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网红打卡地”。此次弦乐四重奏音乐会,是鼓楼在文物活化利用中的又一次创新尝试。
自今年9月25日启动以来,2025“故宫以东”古建艺术季在多个历史建筑中举办演出、展览与文化交流活动。经典昆曲剧目在“皇家粮仓”南新仓上演,曹雪芹纪念馆里民乐室内乐余音绕梁,颜料会馆则与京味舞台剧《三昧》碰撞出火花,中山公园、北京建筑大学等多个文物和学术场所,都因古建艺术季迎来知名的文艺院团和名家新秀,让精品艺术在凝固的建筑中散发光芒。
古建艺术季不止有舞台演出,还搭配了演出所在古建筑的历史民俗讲解,呼应着场馆外的热闹市集,一张张印刷着古建筑旧照的纪念票根,更是引发观众争相收藏。观众在徜徉艺术的同时,沉浸式感受北京这座古老又时尚的城市的烟火气。
本届古建艺术季由北京市文物局,东城区委、区政府指导,东城区委宣传部、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故宫以东”品牌建设,呼唤更多艺术门类出现在古建艺术季中,进一步激活文物资源,让古建成为公众可感知、可参与的文化空间。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韩轩,方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