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汉武帝送的数十车好肉,霍去病宁愿放臭都不吃,却给匈奴带来毁灭
创始人
2025-11-08 03:31:43
0

在历史上,有一位少年将领,年仅十八岁便因一场战役声名鹊起。他带着八百骑兵,纵横千里,屡次击败匈奴,将匈奴势力击溃,成为西汉时期的传奇人物,被誉为民族英雄。 这个人物就是霍去病。

霍去病在历史中的评价极高,直到今天,许多人仍认为他是古代将领中最为耀眼的存在。即使他去世多年,霍去病依旧被无数后人称颂。但即便是这样一位广受称赞的名将,曾做过一件令人困惑的事:当汉武帝送去数十车丰盛的肉类作为奖赏时,霍去病宁愿让这些肉变质腐臭,也没有动用它,甚至没有分给手下的士兵。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霍去病为什么宁愿让美味的肉腐坏,也不愿吃掉或分给自己的将士?同时,他又是如何将匈奴带到毁灭的呢? 少年雄心

西汉建元元年,霍去病诞生于平阳侯府的一个小屋内。与外界的想象不同,霍去病的出生并不显赫,他只是一个女奴与小吏的私生子。霍去病的父亲因公事原因早早与母亲失联,因此霍去病从小便未曾见过父亲。 直到霍去病一岁时,他的姨母卫子夫被汉武帝刘彻宠爱,成为了皇后。为了卫家能更好地承接这份权力,刘彻开始着力提升卫家的地位,这也为霍去病的身份转变奠定了基础。等到霍去病十二岁时,卫子夫正式成为皇后,霍家也从一个普通家庭跃升为权势滔天的名门。霍去病也因此从一个女奴之子变成了卫家的少爷,过上了优渥的生活。

尽管生活发生了剧变,霍去病并未因此堕落。他从小心怀报国之志,时刻想着匈奴的侵扰,决心要为国家的边疆安宁出一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专心练习骑术和射箭,梦想有一天能够带领军队剿灭匈奴。 早早显露才华

霍去病的努力没有白费。年少时,他便因擅长骑射而在京城小有名气。再加上出身卫家,霍去病被汉武帝刘彻召见。见面后,刘彻被霍去病灵动的眼神和聪慧的头脑深深打动,对他非常喜爱。加上卫子夫的特殊关系,刘彻决定将霍去病留在身边,成为自己的近臣侍中。 与霍去病接触越多,刘彻越发感到霍去病非凡。在一次谈话中,刘彻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提出要为霍去病修建一座府邸,以示赏识。然而霍去病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态度坚定地表示:谢谢皇上的美意,但匈奴未灭,霍去病何以为家?这一番话深深打动了刘彻,也让他更加看重霍去病,将他视为一个有抱负、有理想的年轻将领。

霍去病的军旅生涯 霍去病的卓越不仅仅体现在言语上,他还十分努力地钻研兵法。一次,刘彻得知霍去病闭门谢客,便亲自前去探访,想了解他最新的军事见解。面对刘彻提出的兵法问题,霍去病应对自如,令刘彻颇为赞赏。随后,刘彻希望能教授他一些古代名将如吴起、孙子等的兵法,但霍去病却婉拒了。他解释道:不必学习古代的兵法,重要的是根据战场的形势灵活应变。这一回答令刘彻既感到惊讶,又觉得霍去病太过年轻,未免轻视前人的智慧。谁也未曾想到,这个少年日后竟会成为一代名将。 霍去病初次出征 到了十八岁时,匈奴再次大举侵犯西汉边境。霍去病愤怒之下请求刘彻允许他亲自领兵出征,击退匈奴。尽管刘彻觉得霍去病年纪尚轻,不愿让他亲自指挥,但最终还是被霍去病的决心所打动,任命他为嫖姚校尉,让他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卫青给了霍去病八百骑兵,命令他伺机行动,事实上这也有保护霍去病的意味。 然而,霍去病并不满足于卫青的安排,他私自带领那八百骑兵独自出征,迅速冲破匈奴防线,初战便取得了辉煌胜利,俘虏了超过两千名匈奴士兵。随着战事的不断推进,霍去病屡屡立下战功。消息传到汉武帝那里,刘彻惊喜不已,封霍去病为冠军侯。 汉武帝送肉之事

霍去病的出色表现让他赢得了军中将士与百姓的赞誉。有一次,刘彻在霍去病出征前,特意命人准备了数十车美味的肉类和蔬菜,以补给霍去病的军队。霍去病接受了这份厚礼,感激不已,但奇怪的是,这些肉类竟然一直未曾被动用。 直到大军凯旋归来,霍去病才得知那些肉已经腐臭不堪。霍去病决定将这些腐坏的肉扔掉,尽管此举引来了不少人的不解。有人认为霍去病冷酷无情,不顾将士们的艰苦,甚至觉得他浪费了汉武帝的心意。

扔肉的真实原因 事实上,霍去病之所以选择将那些肉丢弃,是基于他的战略考虑。首先,霍去病所带领的轻骑兵,讲究的是速度。为了迅速打击敌人,轻骑兵需要减少一切拖累。那些沉重的食物供应,显然会影响行军速度。

此外,霍去病深知,若将这些肉分发给将士,虽然能够暂时提升士气,但这也可能引发争议。如果有士兵得不到肉,甚至有可能导致军心不稳。考虑到即将与匈奴展开激烈的战斗,霍去病宁愿冒险浪费这些肉,也不愿引发任何可能影响战斗的麻烦。 再者,这些肉本是汉武帝送给霍去病的,刘彻对霍去病的宠爱非同一般。如果霍去病将其分给将领或士兵,难免会引发不必要的猜疑与误解,甚至可能造成其他将领的争议。为了避免这些复杂的局面,霍去病最终选择将这些肉丢弃,决心不让任何人因这份礼物产生不必要的困扰。 结语 霍去病并不在乎自己是否被百姓和士兵误解,他心中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为国家扫除匈奴的威胁。他宁愿舍弃眼前的利益,也要为大局着想。霍去病的这一做法虽然在当时备受非议,但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明智的。这份大智慧,使得匈奴在霍去病的多次打击下逐渐走向毁灭。而霍去病的名字,也成为匈奴闻风丧胆的代名词。 可惜的是,长期的战斗和艰苦的环境使霍去病早早染病,年仅二十四岁便英年早逝。他虽然寿命短暂,但却在有限的岁月里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后人对霍去病的评价无不充满敬意,他不仅是勇猛的将领,更是一位具备远见卓识的英雄。他的事迹,至今仍激励着后人,成为了古代名将的楷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精...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因谋反罪被处死。胡惟庸谋反案件是明初四大案件中的最严重一起,牵连了无数人,最终导致...
原创 一... 岳飞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抗金将领,被誉为民族英雄。他忠诚于国家,一心抗击金国,力图挽救南宋的败局。岳...
原创 到... 公元1142年1月27日,年仅39岁的岳飞在临安城大理寺内的风波亭被毒死。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致死...
原创 天... 《天龙八部》这本小说虽然是虚构的,但它的故事背景与真实历史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书中的人物,比如乔峰,...
原创 同... 在中国的历史上,只有两次政权是由非汉族人建立并统治的,这两次分别是忽必烈建立的元朝和努尔哈赤建立的清...
原创 盘... 北魏是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最初并没有太多的宫室制度。因此,在北魏前期,内侍的角色由士人和阉人共同...
唐诗中的热门意象,在曲江新区感... “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曲江,位于长安城东南,是唐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在《西安市打造唐诗...
原创 《... 一部《琅琊榜》的热播,让许多历史爱好者开始关注梁朝以及其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在电视剧中,梁武帝被描绘...
东晋山东帅哥的羊城事迹,被王勃... 吴隐之(出生年月不详~413或414 年),东晋人,字处默,出生于山东鄄(juàn)城北。受吏部尚书...
原创 隋... 公元541年,杨坚出生在今天的陕西华阴市。杨坚的父亲杨忠,曾因跟随北周文帝宇文泰参与关西起义而立下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