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决定将公子扶苏派往北方的蒙恬统领的长城军团,以便让扶苏得到锻炼,而没有选择将他送到岭南任嚣和赵佗统帅的大军中。这个决定的背后原因非常明确,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岭南大军距离都城咸阳非常遥远,跨越了数千里之遥;而北方的长城军团驻扎在九原附近,与咸阳相对较近,若骑马飞奔,一天一夜便能迅速赶回。众所周知,公子扶苏作为秦始皇的法定继承人,一旦秦始皇去世,他便需要立刻顺利继承皇位,掌握这个庞大而复杂的秦帝国。如果他前往几千里之外的岭南大军,若秦始皇突然发生意外,扶苏恐怕无法及时返回咸阳继位,因此这个安排显得极为关键。
2. 这两支军队在忠诚度方面的差异显著。长城军团的统帅是蒙恬,副将则是王离,这两位将领的家族同秦始皇有着深厚的渊源,是秦朝政权的核心支柱之一。长城军团的士兵们都是地道的秦人,他们的祖辈们从早年征战、灭六国到巩固北疆、击败匈奴,为大秦帝国的兴起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与血汗。因此,秦始皇将公子扶苏派往长城军团,是希望扶苏获得磨练,同时也期望他能与秦军将领们建立更加深厚的情谊。
相比之下,岭南的秦军由任嚣统帅,副将是赵佗。这两位将领在秦军中并没有显赫的声望,也与秦始皇联系不深。任嚣的家族源自楚国,而赵佗则来自赵国。秦始皇自然不可能将扶苏派到这样两位与他关系不大的将领手下,以期与他们拉近关系。此外,岭南大军的组成也极为复杂。自从灭亡六国后,秦始皇为了彻底平抚百越,广泛征募原六国的人民入伍,最终形成了50万人的庞大岭南秦军。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岭南秦军的忠诚度并不如北方长城军团那样稳固可靠。即使距离不算遥远,秦始皇也不会将自己的继承人公子扶苏派往这样一个主要由六国人民组成的军队中进行锻炼。
综合以上几点,秦始皇理应将公子扶苏派往蒙恬的军队,而绝不会将他送到远在岭南的任嚣与赵佗的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