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葬制度作为一种非人道的陋习,在历史上曾广泛存在于殷周时期,并在秦汉以后逐渐消亡。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时隔千年之后,当朱家在明朝称帝之际,这一令人发指的行为却再度浮出水面。
自朱元璋登基之始,到明景帝朱祁钰执政期间,后宫的嫔妃们被用于殉葬的现象屡见不鲜,而参与殉葬的女子人数并不少。陪葬于朱元璋的嫔妃多达40人,朱棣则有16人,朱高炽陪葬者有7人,而朱瞻基也有10位妃嫔与之殉葬。所有这些女性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都被赐以“三尺白绫”,接受了这样残酷的命运。朱家不仅使得皇帝的妃嫔沦为殉葬品,连地方的藩王们也同样要以妃嫔进行殉葬,这不禁折射出朱家根深蒂固的泥腿子本色,令人震惊。
对于这些殉葬的妃嫔,史籍上往往用“自愿”二字来形容,但这种说法实在是伪善。身为柔弱女性的她们,又怎有能力反抗至高无上的君王所施加的制度呢?与其冒着拒绝而受罚的风险,她们更倾向于接受命运的安排,甚至寄希望于死后能获得追封,为自己的家族带来一些福祉。
一旦被选中殉葬的妃嫔名单确定后,相关的安排立刻展开。这些即将殉葬的女子会被集中在一处庭院,专门为她们设宴送行。华丽的宴会之后,妃嫔们都被引领到一座早已准备好的宫殿内,宫殿内部布置得极为简朴,木床一张张整齐地摆放着,红色的帛布在床榻上静静等待着她们的到来。虽然她们早已隐隐察觉到自己的命运,但当真正看到这一切时,意识到前方的人生路已无归途,恐惧和绝望充斥着她们的心灵,顿时泪如雨下。尽管她们的年纪尚小,面容也极其娇美,然而面对来自皇上的圣旨,谁敢妄言拒绝呢?这些丽人只能乖乖地将脖子伸入早已准备好的绳套中。伴随她们的太监与侍卫,迅速将木床抽离,她们一个个都在瞬息之间断气而亡。
当所有妃嫔的生命都在宫殿内被无情结束之后,继位的皇帝往往会走进宫殿,向这些即将永别的女子们行礼,送上最后的祝福,希望她们能够前往极乐世界。其实,想象这样的场景,无疑让人毛骨悚然,甚至比许多现代恐怖片更为震撼人心。那些曾经历此场景的妃嫔,她们的内心又会受到怎样的痛苦折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