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北宋金匮之盟之谜揭开,专家:确实存在,但真实内容被赵光义篡改
创始人
2025-09-11 15:02:07
0

稍微对北宋历史有一些了解的读者,对“金匮之盟”一定不陌生。这一历史事件的背景是,杜太后在临终前曾表示,赵匡胤之所以能够夺得天下,主要是因为后周的君主年幼,国家显得不稳定。杜太后提到,“政权掌握在柴氏手中,幼子主政,社稷人心并不向附,因此局势方显动荡。若周有一位能干的皇帝,事情又岂会发展至此呢?”这样的看法无疑为赵匡胤的合法性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此外,杜太后还认为在赵匡胤去世之后,应将皇位传给他的弟弟赵光义。赵匡胤聆听了杜太后的遗言,而旁边的赵普则认真地将其记录下来并藏入了金匮之中,随后赵匡胤“命那些谨慎细心的宫人小心保管”,以确保秘密不被泄露。待到赵匡胤去世,赵光义顺利继位。正史普遍认为这一换位是合乎情理和合法的,但是,后世对于“金匮之盟”的真实性始终没有停止质疑。

那么,历史上真的存在“金匮之盟”吗?实际上,关于这一盟誓的说法可谓各有不同:一种称之为独传约,即“昭宪太后在不适之际,命令太祖将皇位传给太宗”;而另一种是三传约,即“有人提及昭宪太后及太祖的本意,旨在希望太宗能够传位于廷美,而廷美再传位于德昭。”如果按照这种三传约的说法来推演赵匡胤去世后的皇位继承次序,应该是赵光义、弟弟赵廷美,再到他的儿子赵德昭。这样一来,假如赵光义去世后,皇位就不能单纯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需传给弟弟或侄子。

从逻辑上看,赵光义即便已然继位,他完全可以选择不提“金匮之盟”的存在。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金匮之盟独传说是宋太宗在太平兴国六年时期公布的,而在那个时候,赵德昭、赵德芳早已去世,这个细节非常引人深思。

在这个故事中,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再次出现,他就是“金匮之盟”的见证者赵普。由于他数次反对立赵光义为继承人,加之与赵光义心腹卢多逊的关系不睦,在赵光义即位之后,赵普被迅速罢免,仅获封“太子太保”的虚职,淹没在权力的浪潮中。

在随后的时间里,赵普在家闲居,静观时局,总在等待时机。终于到了太平兴国六年,有人密奏赵廷美企图谋反,赵普知道这是自己翻身的绝佳机会。当晚,他在朝退后,急忙奏告赵匡胤,把当年“金匮之盟”的全过程都详细地呈上。

赵光义在审阅这份盟约后,立刻感到了一阵懊悔,“人无完人,朕不待五十,自已的过失已然有四十九年之久!”接下去,赵光义向赵普抛出了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即自己去世后皇位的传承问题。赵普非常敏锐地掌握了他的心思,理直气壮地回答道:“太祖曾有误,陛下岂能再犯?”

赵普的这一回答让赵光义感到非常满意,接下来的事情的发展也顺理成章。赵廷美的谋反案件很快被揭发,卢多逊亦因此被牵连而丧命,赵普则成功地恢复了自己的相权。此时的赵光义,不仅解决了“三传约”的困扰,也顺利实现了皇位的单传,确保了权力的稳定。

一些专家直言不讳地认为,“金匮之盟”的确存在,只不过是在隐藏着的三传约之中。赵普作为关键人物,他深知这一切是自己最后的机会,也是他后半生唯一的底牌。因此,他仅在赵光义巩固权力之后,才将这些信息公之于众,最终达成了自己的目的。

参考资料:《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吃膏方会发胖吗?还能喝咖啡喝茶... 咖啡或茶与膏方本身不存在冲突,只是大量服用易导致不适,不建议多服。
原创 溥... 有人说溥仪的一生堪称奇迹,是中国百年巨变的缩影;也有人称他为一部活生生的中国近现代史。从三岁起,他便...
原创 朱... 刘伯温,号称神机妙算,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作为朱元璋...
原创 刘... 在那个英雄辈出、群英荟萃的三国时代,刘备阵营中,有三位出类拔萃的将领和谋士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分别是平...
原创 垓... 公元前203年9月,楚汉之争已经进入了最后的阶段。西楚霸王项羽主动提出和谈,而刘邦也同意了这一请求,...
原创 关... 因为我们看过《三国演义》的小说和电视剧,很多人都认为黄忠是个年纪很大的老将军。但是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
原创 刘... 刘备最著名的儿子是刘禅,常被称为“扶不起的阿斗”。虽然像赵云这样的一流武将曾多次冒险进入曹军阵营,冒...
原创 三... 刘备在拜访诸葛亮之前,特意去参观了他的草堂。这不仅仅是出于礼节,更多的是想通过观察草堂的环境,进一步...
原创 刘... 受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亲密关系,成为了许多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二人被视为“仁君忠...
原创 官... 东汉末年,在一个叫伊家湾的小村庄里,住着一对年逾五十的蒋姓夫妇。尽管年纪已大,但他们始终没有儿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