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全盛时期可追溯至219年,即他占领汉中并自封为汉中王之时。在这一年,刘备的地盘涵盖了荆州的三郡、上庸的三郡、襄阳郡以及益州,几乎半个中原都落入他的掌控。此时的刘备与曹操的势力不相上下,而远超孙吴的实力,使得他在三国鼎立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荆州三郡包括南郡、零陵郡和武陵郡。事实上,在刘备取得汉中之前,他曾占有整个荆州,包括长沙郡、江夏郡、桂阳郡、南郡、零陵郡和武陵郡六郡。这其中,南郡是赤壁之战后孙吴借给刘备的,为了让他有更强的实力抵抗曹操的威胁,其他五郡则完全由刘备占领。然而,随着刘备和曹操争夺汉中之时,刘备与孙权签订了一份分治荆州的合约,约定以湘水为界,南郡、零陵郡和武陵郡归刘备,长沙郡、江夏郡和桂阳郡则归孙权。从此,刘备控制的荆州地区仅剩下南郡、零陵郡和武陵郡三郡。
上庸三郡包括魏兴郡、上庸郡和西城郡,这三郡是在刘备占领汉中并击败曹操后,利用曹操士气低迷之时,由刘备派遣刘封和孟达乘胜攻占的。
襄阳郡在关羽水淹七军、打败于禁之后,曾被暂时占领。
益州,包括巴郡、广汉、蜀郡、犍为、越巂、牂牁等八郡和三个附属国,98个县及三道,是刘备的最大领土。益州是东汉十三州中最大的州,其中汉中郡是从曹操手中夺回的,其他七郡和三个附属国则是从刘璋手中取得的。刘备得到了这片广阔的土地后,迅速登基为帝。
在刘备的势力达到巅峰之时,他正准备与曹操争夺天下。然而,就在这时,关羽在荆州被孙权背叛杀害,导致孙权趁机占领了荆州三郡。而关羽死后,襄阳郡被曹操重新夺回。同时,由于孟达的叛变,刘备的上庸三郡也被曹操夺回。此时,刘备除了益州外,其他的领土几乎全数丧失。虽然他之后倾尽全国兵力从孙权手中夺回了荆州一州,并短暂占领了部分孙吴领土,但这一胜利只是暂时的,几个月后,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惨败,丧失了所有占领的土地。从此,三国的疆域基本稳定,曹魏控制冀州、幽州、并州、凉州、豫州、青州、徐州、兖州和司州,孙吴掌控扬州、交州和荆州,而蜀汉则仅仅占有益州。
如果关羽没有陷入败走麦城的困境,或许三国争霸的局面就会演变成魏蜀两国的对抗。刘备集团是唯一能够与曹操正面对抗的力量。如果关羽在面对孙权集团时更为谨慎,不盲目自信地进攻魏国,而是耐心等待刘备恢复损失的力量,可能蜀汉最终能实现统一中国的梦想。可惜的是,关羽的败走麦城,荆州被孙吴占领,刘备只能依靠益州一块孤土。
此时的蜀汉,失去了继续争霸天下的机会。尤其是在夷陵之战后,蜀汉几乎耗尽了所有兵力和物资,若非诸葛亮、赵云等人的支撑,蜀汉恐怕早已灭亡。即便如此,蜀汉依然没有与曹魏抗衡的资本。诸葛亮多次西征祁山进攻魏国,不过这些努力更多的是在拖延蜀汉灭亡的时间。从蜀汉失去荆州的那一刻开始,再加上刘备的夷陵之败,蜀汉就注定再也无法实现统一天下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