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长平之战中,秦军伤亡也非常大,为什么非要打,不能妥协退让?
创始人
2025-09-11 13:32:00
0

长平之战,作为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且最为惨烈的大规模歼灭战之一,不仅深刻改变了战国七雄中的秦赵两国的命运,也对中国历史的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公元前260年,秦国与赵国在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爆发了一场气吞山河的大战。此役不仅导致了赵军的全军覆没,秦军也在巨大的伤亡代价下取得了胜利。那么,面对如此惨重的损失,秦军为何仍然坚持不懈地进攻,而非选择和解或撤退呢?

一、长平之战的背景与起因

长平之战的爆发,根源在于秦赵两国对上党地区的争夺。战国中后期,秦国崛起如日中天,凭借一系列战争成功扩张,逐渐吞并周边小国的领土。而赵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亦有着雄厚的军事实力,特别是在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改革后,赵国的军事力量更是跃升至强盛时期。

公元前262年,秦国要求韩国将上党郡割让给秦国,但上党郡的守将冯亭拒绝了秦国的要求,而是将这片土地交给了赵国。这一举动使得秦赵两国发生了直接冲突。秦国将赵国接管上党视作挑衅,认为赵国在试图破坏秦国的领土完整,进而决定动手夺回上党。

二、长平之战的经过与秦军的伤亡

长平之战从公元前260年5月打响,一直持续到10月,历时五个月。秦赵两军都投入了极为庞大的兵力参战。秦军由著名的军事将领白起指挥,兵力大约为60万;赵军最初由老将廉颇指挥,后因赵王轻信谣言,由赵括接替,赵军兵力约45万。

在战役初期,赵军采取了坚守防线的策略,意图通过防御消耗秦军的战斗力。然而,秦军却通过间谍传出谣言,称秦军害怕的不是廉颇,而是赵奢的儿子赵括。赵王信以为真,决定让赵括替换廉颇。赵括上任后,急于取胜,改变了原本的防御布置,主动进攻秦军。

白起迅速察觉赵括的战略失误,采取了诱敌之计,通过佯败后撤,引诱赵括率军追击,导致赵军被困入了秦军的包围圈。秦军迅速分割包围赵军,并切断其后勤粮道,最终将赵军彻底歼灭。据史料记载,赵军全军覆没,40万人被秦军坑杀,另有5万人在战斗中死去,幸存者仅为数百名年轻少年。

然而,秦军的代价同样惨重。虽然伤亡人数的具体统计各有不同,但普遍认为秦军的损失达到了30万。这些损失包括在战斗前与韩军的交战、攻占上党郡以及与廉颇对峙数月期间的兵力损耗。在长平之战的四十余天里,赵军多次尝试突围,秦军为防止赵军突破防线,持续进行激烈交战。

三、秦军为何非要一战到底?

面对如此巨大的伤亡,秦军为何依然坚持继续作战,而非选择退却或妥协呢?其背后有多方面的深层原因。

首先,从战略层面来看,长平之战是一场决定性战役。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大幅增长,军事力量达到历史高峰。如果不趁此机会彻底击败赵国,那么赵国不仅可以恢复元气,还可能联合其他国家形成对秦国的强大反制,极大地阻碍秦国统一六国的进程。因此,秦国必须全力以赴,不能中途退让。

其次,从军事角度看,秦国已经为这场战争投入了巨大的兵力、资源和时间。若此时选择退让,那么这些投入都将化为泡影。此外,秦军的士气也极为关键。在古代战争中,士气往往决定着胜负的走向。如果秦军此时选择撤退,不仅会伤及士气,还会为日后的战斗带来不可预见的负面影响。

再者,秦国的政治体制与法家思想决定了他们必须“死战到底”。秦国奉行的是集权体制,统治者必须展现出强硬的决策与执行力。选择退让意味着削弱统治者的权威,这可能动摇整个国家的凝聚力,导致内部的不安定。因此,在政治层面,秦国不得不坚持战争到底。

最后,从文化层面来看,秦国人民拥有强烈的武力崇拜精神,且富有扩张欲望。他们通过征战来展示国家的强大与荣耀。长平之战成了他们展示民族力量与战斗勇气的最佳时机。选择退让不仅会打击人民的自豪感,也会对国家未来的壮大产生长远的负面影响。

四、结语

长平之战虽然以赵军的惨败而告终,但秦军同样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战略、军事、政治和文化多个维度分析,秦国选择坚持战争到底是基于一系列深远的考量。这场战争不仅决定了秦赵两国的命运,也对中国历史的走向产生了深刻影响。它提醒我们,在战争中,决心与勇气往往比纯粹的力量更加关键;而在国家稳定与统一面前,个人的牺牲往往是为了更大的胜利。

长平之战虽然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但它所留下的教训与思考依然深刻。它让我们更加意识到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也促使我们珍视当下的和平与稳定,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生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历... 董卓是东汉末年历史中一个独特且引人注目的人物,他是第一个利用地方军阀力量进入朝廷,通过挟持天子来左右...
原创 三...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耳熟能详的传奇故事,那便是“三英战吕布”。在这个故事中,刘备、关羽与张...
原创 蜀... 大家好,我是黑白说历史。 在三国的乱世中,群雄逐鹿,各自为政,而蜀汉的五虎上将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明...
三国马超:勇猛汉子的坎坷“打怪... 各位三国迷们!今天咱们要来聊聊三国里一位超猛的人物——马超。他就像游戏里那种初始装备就很厉害,但打怪...
原创 他... 《——·前言·——》 常言道:“投降者最为不可信,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三国时期,确实有一位恶名昭...
原创 三... “夫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士叛。”——《三略》 提到三国历史,几乎每个人都知道那是一个英雄...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时代之一,也是英雄辈出的年代。那个时期不仅涌现了众多武勇过人的将领,也涌...
原创 刘... 公元前180年,西汉的实际掌权者吕后去世后,周勃、陈平等功臣联手刘氏诸侯王,发动了诛吕行动,吕氏宗族...
原创 战... 战国时期,众所周知,最终秦国成功统一了六国。而在这个过程中,秦国的军事力量的确异常强大,但也使用了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