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喜欢观看古装电视剧的朋友们,对“免死金牌”这一概念并不会感到陌生。在许多法场戏中,总会出现这样一个情节:有人骑马狂奔而至,手中高举免死金牌,企图以此来逃脱生死之劫。这种情节不少观众都见过,在多部电视剧中都有所体现。那么,免死金牌真的如传说中那样具有强大的保护作用,能够让人无论犯下怎样的大罪都免于一死吗?
在古代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关于免死金牌的称谓也多种多样,其使用形式也不断演变。诸如“丹书铁卷”、“金书铁卷”之类的名称,实际上都是对免死金牌的另一种叫法。如果一个人手中拥有了这份金牌,不仅他本人可以享有免死的特权,连同其后代也能享受到相同的待遇。然而,这个免死金牌真的能做到免于一死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手握免死金牌的人并不能因此为所欲为。
在历史上,许多拥有免死金牌的官员的最终结局并不算美好。在封建社会中,皇帝始终是绝对的权力中心,虽然皇帝赋予大臣免死金牌以显示恩宠、以此来拉拢臣子的心,但这不过是表面上的特权,真正的保护实在微乎其微。笔者认为确实如此,毕竟免死金牌是皇帝所赐,若皇帝有意收回,手握金牌者无力反抗,始终是胳膊拧不过大腿。
朱元璋在1368年建立了大明王朝并自称皇帝,许多随他征战的老部将也得到了丰厚的赏赐,其中一些高官显贵颇受皇恩,得到了免死金牌。然而,令人唏嘘的是,所有收到免死金牌的大臣最终都难逃一死,最惨的案例当属名为李善长的官员。
李善长从小就热爱阅读圣贤书,后来谋略过人。在他投奔朱元璋后,逐渐被重用,为他的建立帝国创造了诸多贡献。在朱元璋称帝之后,李善长不仅被授予多种荣誉,还获得了免死金牌,这使得他的朝中地位颇高。然而,不久后,他却被朱元璋冤屈上了“谋反大逆”的罪名,连同其家中七十余人,一同被判处死刑。
在法场上,李善长声嘶力竭地喊道:“我有免死金牌!”但朱元璋却冷冷回应道:“好好看看你的免死金牌,后面写的是什么。”原来金牌上只有\"免除谋反大逆\"的字样,这无疑让李善长彻底绝望。
笔者不禁为李善长感到惋惜,他为国家的建立付出了无限的辛劳,最终却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不能不说朱元璋的智慧与权谋确实令人钦佩,虽然他曾是一名普通的贫民,但其治国之术实在让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