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作为一位享尽荣华富贵的皇帝,生活的风流潇洒,却没想到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却以如此可悲又可笑的方式走向了结局。
他所经历的悲剧,首先体现在他作为一国之君,竟然被敌人掳去,沦为俘虏,尊严尽失,被羞辱至极。令人难以想象,作为曾经的皇帝,他竟如此轻易地被金国俘虏。
而另一个可笑之处是,尽管他成了敌人的囚徒,但宋徽宗却似乎并没有太在意这点,他依然继续享受着生活,按自己的节奏过日子。食物美味,睡眠安稳,甚至在金国度过了一段时间,生儿育女,展现出一种“乐不思蜀”的态度。
与父亲宋徽宗的命运相似,宋徽宗的儿子,宋钦宗赵桓也并不比父亲强多少。金国的军队逼近时,宋徽宗惊恐万状,吓得一度昏厥过去。醒来后,他迅速决定将皇位禅让给赵桓,显然是想将责任推卸给儿子。而赵桓对此也并未展现出多少英雄气概,得知父亲禅位的决定后,他更是吓得泪流满面。
然而,无论赵桓是否愿意,既然宋徽宗已下了诏书,赵桓就只能接受父亲的安排,毕竟他是皇帝的儿子,责任所在。徽宗以为禅位后能轻松度过余生,专注于文学艺术和陪伴美人,但没想到赵桓继位后依旧无法担起皇帝的重担,甚至连金国的威胁也无法有效应对。
赵桓在位不过短短一年多,金军便几度逼近汴京城。赵桓焦虑不安,但他也只能尽力讨好金国,答应缴纳岁币、割让领土,甚至送亲王作为人质。最终,他被迫将自己和家族的安全寄托于金国,甚至亲王赵构一度被金军带走做人质。
尽管赵桓如此尽力讨好金国,但金国却仍不满意,最终攻入汴京。金军占领汴京后,并没有急于离去,反而提出要求与宋朝皇帝面谈。宋钦宗应邀赴金营,却未曾想到这一去竟成永别,金军将其扣留,带回金国。而金国对徽宗的待遇更为苛刻,他们认为既然已经俘虏了徽、钦二帝,为什么不把徽宗的家族成员一并带走,于是宋徽宗及其家族全数成为金国俘虏。
宋徽宗和宋钦宗被掳走后,赵构被迫继位,但他深知自己无法与金军抗衡,害怕遭遇和父亲、哥哥一样的命运。于是,赵构只能紧紧依附金国,躲在临安避免与金军正面冲突,成了名副其实的“软弱之帝”。
那么,关于宋徽宗死后被熬成灯油的传闻究竟如何呢?
这一说法出自《南烬纪闻》一书,书中提到绍兴六年早晨,宋钦宗前去探望重病中的宋徽宗,却发现父亲已死,尸体僵硬。钦宗悲痛欲绝,哭泣不止。就在此时,旁边的阿计提出:“既然已经死了,就地埋葬吧。”然而金国人却坚持不同的做法,表示死者需要焚烧,烧至一半时,用棍棒击打尸体,再将其丢入石坑,用坑中的水做成灯油。这个极为荒诞的说法,让宋钦宗震惊不已,难以接受。
然而,尽管《南烬纪闻》描述得如此离奇,真实的历史记录与之不符。《宋史》记载,宋徽宗在绍兴五年去世,享年五十四岁。金国当时已经高度汉化,即使想要侮辱宋徽宗,也只是封他一个“昏德公”的头衔,不至于进行如此违背常理的行为。即便真有焚烧,也会将其烧成灰烬,而非如传闻中所说熬成灯油。更不可能用木头充当遗体。因此,宋徽宗被熬成灯油的故事几乎可以被视为虚构。
最终,宋徽宗的遗体在绍兴十二年被运回南宋,葬于永佑陵。宋高宗赵构还希望通过这一仪式让父亲的精神永远庇佑自己,然而这一切,已无力改变宋徽宗一生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