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贯中的经典著作《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系列英勇的将领形象,如吕布、关羽和赵云等。然而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评选中,更是有人提到“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的排名,可以看出,吕布在大众心中被视为三国时期无敌的猛将。然而,真实的历史上,却有一位将领曾两度在战场上击败吕布,堪称真正的三国第一猛将。
这位英雄正是出自江东的名门望族——孙坚。他字文台,以其开朗的性格而闻名,结交了许多豪杰英雄。公元184年,孙坚积极参与了讨伐黄巾起义军的斗争,之后又组军攻打董卓。在史书记载的《三国志》中,孙坚据说是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裔,因此他对兵法熟稔,擅长排兵布阵,具有非凡的指挥才能。此外,孙坚以其英勇无畏著称,在多次战斗中,他曾以个人力量斩杀了董卓手下的猛将华雄,并且在与吕布的交锋中两次取得胜利,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三国中的第一虎将。
在袁绍率领的联军讨伐董卓期间,董卓命吕布出阵迎战,然而迎接他的是孙坚的凶猛攻势,吕布在战斗中遭遭到惨重失利。《后汉书》中记载: “布与轸不相能,军中自惊恐,士卒散乱”,显示出吕布和他的部队在孙坚面前的无助与惊恐。在这场混乱中,孙坚紧追不舍,使得吕布和董卓的军队纷纷溃退。那么,即便是董卓派遣李傕试图通过一些官职和亲联的策略来与孙坚和解,孙坚依然不为所动,他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就是铲除董卓以恢复汉室的正统。在孙坚步步紧逼之下,董卓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大军迅速败退。
然而,董卓并没有就此放弃,他决定亲自出马迎战孙坚,但面对孙坚如同猛虎般的勇猛,董卓的军队再次崩溃,迅速溃逃。在逃跑的过程中,董卓不得不让吕布作为后卫守住洛阳。最终,面对孙坚的连续猛攻,吕布依旧无法扭转战局,再次败退。《后汉书》曾详细描绘此战:“坚进洛阳宣阳城门,更击吕布,布复破走”,彰显了孙坚在战场上的威势和魄力。
两次交锋中,吕布显示出了自己的无力,而孙坚的勇猛则被进一步放大。然而,这位三国第一猛将却因贪图传国玉玺而遭遇了灭顶之灾。在返回江东的途中,他遭到了荆州水师刘表的埋伏,结果不幸死于流箭之下。可以想象,如果孙坚没有早逝,凭借他卓越的勇气与智慧,三国的历史进程或许将会是截然不同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