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何曹丕刘备相继称帝,而孙权却要等十年之后才坐上帝王宝座
创始人
2025-09-11 12:02:20
0

要说到《三国》,大家最先想到的往往是那些激动人心的战斗场景,以及那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将领们。的确,《三国》带给我们的最深刻印象,往往是那些历史上罕见的武将英雄。不过,之前小编已经和大家聊过不少关于这些武将的故事,因此今天小编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在三国鼎立时期的三位君主。

根据历史记录,曹丕和刘备在相继称帝,曹丕在公元220年,就已经宣告自己为帝,而刘备紧随其后,于221年登基。相比之下,孙权却在十年之后才正式称帝,这一举动令人难以理解。按理说,当时三国割席断交,各方对立,而在那个时期,皇帝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如果其他两方都已经称帝,孙权自然会面临一个尴尬的位置,被迫低人一头。那么,孙权为何愿意忍耐十年,才选择登基呢?

首先,他的资格不足。尽管孙权与另一方势力处于敌对状态,但实际情况是,东吴的地理优势并不足以弥补他在兵力上的不足。倘若孙权贸然称帝,曹丕和刘备肯定会把他视作首要的对手进行打击,这是东吴所最为忌惮的。因此,为了保全江东的基业,孙权无法轻举妄动,一旦成为众矢之的,他的统治便会岌岌可危。

其次,缺乏名正言顺的理由。并不是每个拥有一定实力的人都可以自称皇帝,称帝需要有一个正当的理由。如果没有合理的依据,就算孙权开口称帝,也难以得到百姓的认可。那时,曹丕之所以能称帝,是因为宣称刘协将帝位传给了他,而刘备则以汉室后裔自居,借此旗号反抗曹丕。相比之下,孙权则没能提供任何可行的理由来支撑他的称帝之梦。所以即便心中有称帝的渴望,孙权也无从付诸实践。

虽然三国时期的局势看似混乱,但实际上每个心思都清澈如镜。小编认为古人通常比现代人聪明的原因,或许在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只有读书这一条路可走,闲暇时总会思考世事。而如今的现代人从小便沉浸于电子产品的世界中,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自然也不会去思考别的事情。

这两个因素无疑是促使孙权十年后才称帝的关键原因。虽然可能还有其他相关因素,但以上两点确实是最为重要的。各位小伙伴,你们认为还有哪些因素可能阻碍了孙权称帝之路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结... 项伯究竟是卧底吗?这实在是对他的一种误解。实际上,项伯在项羽的眼中,只不过是一个“猪队友”。他对刘邦...
原创 三... 所谓大将不怕千军万马,但最怕的往往是万箭齐发。虽然看似微不足道的雕翎箭,却常常成为将领的噩梦。比如在...
原创 刘... 刘备的全盛时期可追溯至219年,即他占领汉中并自封为汉中王之时。在这一年,刘备的地盘涵盖了荆州的三郡...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是一个群雄逐鹿、英才辈出的时代。在这一时期,许多勇猛的将领和卓越的谋士展现出了过人的才智。虽...
原创 古... 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在他深入阿富汗时,如果他继续向东进军,试图征服秦国,他是否能够战胜秦国呢?同样,...
原创 三...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诸葛亮的成长背景与他所拥有的远大志向。 诸葛亮出生在汉灵帝光和四年...
原创 中...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
原创 朱... 朱元璋在明朝建立之际,于不久之后便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即废除了延续千年的宰相制度。这一举动在历史上...
原创 李... 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引发了广泛的社会支持,尤其是在民间,许多百姓因对清朝统治者的残暴压迫而深感不满,纷...
原创 清... 在努尔哈赤统治下的后金时期,国君(也称为“大汗”)的女儿以及贝勒的女儿(偶尔还包括普通未婚妇女)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