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江东小霸王孙策终于在经历艰苦的斗争后一统了江东。然而,这个胜利者却在不久后的狩猎中遭遇三名刺客的袭击,重伤不治身亡。随后,他的弟弟孙权继承了江东的统治。官方给出的死因是孙策的仇家替父报仇,而一些阴谋论者则猜测孙权在这一过程中或许是最大受益者,怀疑他才是背后的黑手。然而,事实的真相却更为复杂,这一切的幕后推手并非孙权,而是曹操帐下的一名谋士。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历史的蛛丝马迹,一起揭开这一谜团。
孙策,作为孙坚的长子,出身显赫、年轻英俊,是一个典型的高富帅。从小便声名远播,他不仅才华出众,还广交朋友,甚至连周瑜也特地来拜访他,二人迅速成了知己。后来,孙策的父亲孙坚在与荆州牧刘表的战争中不幸被敌军射杀。孙坚的部队被袁术接收,年仅17岁的孙策忍痛将父亲安葬于曲阿(今江苏省丹阳市),并带着家人迁往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
在袁术的支持下,孙策希望能够重振父亲的事业,夺回失去的部队。然而,袁术背信弃义,一再让孙策为他打拼江山。最终,孙策决定脱离袁术,独立发展。他成功从袁术手中争取到了一千多名士兵,结合自己招募的兵力,他横渡长江,势如破竹,迅速征服了江东六郡,并吸引了周瑜、张昭等人才的加盟。接着,孙策占领庐江,并娶了美丽的女子大乔为妾,进入了人生的巅峰。那时的孙策,有了广阔的江山和美艳的妻妾,堪称人生赢家。
然而,命运弄人。公元200年4月4日,孙策在丹徒山中打猎时,遭遇三名刺客的袭击,被弓箭重伤。此后不久,他因伤重去世。事后调查发现,这三名刺客竟是吴郡太守许贡的小儿子和他的门客。大多数人认为,孙策的死因是吴郡太守许贡为了给父亲复仇,而亲自策划了这场刺杀。看似一场简单的复仇事件,但其中的巧合却让人产生了疑问。我们不妨深入分析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或许会发现其中的玄机。
公元200年,孙策刚刚统一江东,兵力雄厚,意图向中原进军。当时,北方的两位强者袁绍和曹操在官渡对峙,曹操的大本营许都相对空虚。孙策正准备趁机袭击许昌,迎接汉献帝,并秘密整顿军队,部署将领。然而,孙策却在这一关键时刻遭遇刺杀。难道这仅仅是巧合吗?
显然,这一切并非偶然。孙策的刺杀,使得孙权意外地继承了江东的统治。而孙策原本计划对曹操发动的袭击也随之流产,曹操得以全力集中精力与袁绍展开角逐,最终在官渡之战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而且,曹操还趁机向南扩展,最终统一了整个中原,完成了自己的霸业。曹操可谓一箭双雕,成为这次刺杀事件的最大受益者,这也与曹操向来精明、手段狠辣的个性相符。因此,曹操很可能是这场刺杀事件的幕后主使。
如果从利益角度来看,曹操的动机十分明确,但这仍不足以令人信服。接下来,我们再看看曹操帐下的谋士郭嘉的一段话,或许真相就更加明朗了。
郭嘉曾这样评价孙策:“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这段话显然并非预言,而是郭嘉在向曹操献计,指出孙策缺乏防范,一旦有刺客出现,必定无法逃脱。而且,这种轻松的描述透露出郭嘉对孙策命运的精确判断,甚至是对刺杀事件的预见。这段话无疑揭示了郭嘉为曹操提供了刺杀孙策的计划。
由此可见,孙策之死的幕后黑手,确实与曹操密切相关,而这一切的策划者,很可能就是曹操帐下的郭嘉。你们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