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文明共此时:港中深学子探秘敦煌文化密码
创始人
2025-09-09 19:05:00
0

5月22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勤书院“励行计划”研学团队走进敦煌,十余名青年学子展开了深度文化考察。本次“励行计划”以“丝路华章,万象敦煌”为主题,以一场贯穿古今的文化探索之旅,揭开这座丝路名城的历史脉络与创新活力。

在敦煌这片见证千年文明交融的圣地,学勤学子与敦煌研究院二级研究员、著名敦煌学专家王惠民展开了一场深度的学术对话。王惠民研究员以其数十载的研究积淀,为同学们呈现了题为《敦煌石窟的艺术特征与美学思想》的专题讲座,通过解析壁画中独特的构图技法和色彩运用,带领学子们破译敦煌艺术中蕴含的多元文明密码,深入阐释了这座丝路重镇作为文化熔炉的独特价值。

在实地考察中,学勤学子们在莫高窟九层佛阁前久久驻足,被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光彩夺目的彩塑艺术所震撼;在西千佛洞,融合希腊犍陀罗风格与中原审美趣味的壁画,犹如一部立体的丝路文明史,生动记录着东西方艺术的交汇与创新。这场融合学术交流与实地考察的研学之旅,不仅深化了同学们对敦煌艺术的理解,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在敦煌这片承载千年文明的沃土上,学勤学子的研学之旅以悬泉置遗址为起点,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探索。从汉代驿站的考古现场到鸣沙山月牙泉的智慧管理系统,从阳关、玉门关的苍茫戈壁到雅丹“魔鬼城”的奇特地貌,学子们用脚步丈量着丝绸之路的文明轨迹。当手持通关文牒重走古道时,那些书本上的边塞诗篇顿时有了温度;当面对汉长城遗迹时,边疆治理的智慧跃然眼前;当亲手体验“木骨泥塑”技艺时,千年匠心的传承触手可及。这场融汇历史考古、自然地理、文学艺术与科技创新的深度研学,不仅让学子们见证了敦煌作为丝路枢纽的文明交融,更让他们在古今对话中领悟到:敦煌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文化创新的活水源头,它用跨越千年的文明密码,启迪着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思考。

此次研学活动,既是高校青年感知中华文明魅力的精神之旅,更见证了千年古城敦煌在文明传承中的独特担当。这座丝路明珠向世界证明:真正的文化自信,既在戈壁深处的历史遗迹里,更在面向未来的创新实践中。在守护与创新的交响中,敦煌正焕发新的时代光华。

来源:敦煌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监制:闫若晖

审核曹雪梅

编辑:张一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康... 康熙帝是清朝的第四任皇帝,他的治国智慧和对文化的推崇,让他的名字至今仍然广为人知。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
原创 地... 大多数人对于恐龙的印象,往往来自现代的一些电影或电视节目。这些恐龙的形象,是基于考古学家通过对恐龙化...
原创 朱... 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是一位备受瞩目的帝王,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与争议,留下了众多动人的故事。而...
原创 择... 提到诸葛亮出山,大家都会联想到三顾茅庐的故事。这个家喻户晓的传说之所以能流传千年,主要是因为它展现了...
原创 刘... 历史上有两位著名的布衣皇帝,一位是曾经在街头混迹的刘邦,另一位是出身贫寒、做过和尚、当过乞丐的朱元璋...
原创 商... 《诗经·商颂·玄鸟》中提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这段记载提到商朝的起源,讲述了玄鸟的降临...
原创 历... 袁天罡与李淳风,这两位名字在历史上常被与神秘、智慧以及未解之谜联系在一起。他们被传说能预测未来、洞察...
原创 和... 明清时期的比较,一直是互联网文史圈内一个持久不衰的话题。喜欢明朝的网友和喜爱清朝的网友,甚至有一些既...
原创 明...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个决策都会在岁月的水面上激起层层涟漪。今天,让我们回到南宋末年,探讨一个让后...
原创 刘... 吕后和刘邦之间,既有默契又充满紧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韩信的死,正是这种微妙关系的结果。 我们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