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中国历史上大多数朝代无法持久的困境。大部分朝代的寿命都未能超过三百年,而唯一一个延续超过三百年的朝代——宋朝,常常被后世批评和抹黑。
不少人会感到疑惑:为何汉朝虽然从公元前202年建立,直到公元220年灭亡,总共存活了400多年,却未能被视为一个“超过三百年”的朝代呢?
汉朝的命运比宋朝复杂。它经历了分裂:西汉在公元8年灭亡,王莽篡位建立新朝,接着刘秀在公元25年重新建立了汉朝。尽管如此,这段历史依然存在十几年的空档,导致汉朝实际上分成了东汉与西汉两个时期。
相比之下,宋朝虽分为南宋与北宋,但两者之间并未出现新的朝代,更重要的是,南宋的创立者赵构不仅是宋徽宗的后代,而且血统纯正。为什么在中国众多短命朝代中,唯独宋朝能够延续三百多年呢?
自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之后,中国便进入了集权专制的统治模式。尽管这种制度让中国的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它也带来了许多潜在的危机。
大部分朝代初期的统治者,常常体恤百姓、减少赋税,使国家迅速稳定。但随着国库的充盈,统治者往往变得安于现状,缺乏进取心。一些高官为了谋取暴利,贪污受贿,甚至通过暗税来压榨百姓。百姓的疾苦引发了许多起义,推动了政权的更替。
简言之,缺乏民众支持的政权终将走向灭亡,只有那些真正关心民生的统治者,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与拥护。历史上的许多朝代未能意识到这一点,最终都因为无法保障人民的生存而崩溃。
反观宋朝,宋朝注重商业发展,经济繁荣,甚至一度成为世界第一。当时,许多百姓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因此也很少出现社会动荡。宋朝的军队主要集中于防御外敌,内忧较少,也正因如此,宋朝能够持续超过三百年。
按理说,宋朝应当得到后人的赞扬与推崇,可为何它反而被许多人抨击呢?
首先,宋朝有着“重文轻武”的政策。为了削弱武官的权力,赵匡胤采取了“杯酒释兵权”这一措施,或许他担心某些武官与他一样发动兵变,自己也会被推翻。这种政策固然使得宋朝的内部秩序相对安定,却也造成了军队的弱化,文官的权力逐渐膨胀。有时,武将的军事行动甚至需要文官的批准,这使得宋朝在面对外敌时常处于劣势。
史书记载,宋朝的文官有时可以直接向皇帝提建议,皇帝需要虚心采纳,但武官想见皇帝一面却异常困难。这种重文轻武的局面,使得赵构对岳飞提出的“收复中原”的建议不以为然,甚至认为岳飞越俎代庖,胡言乱语,最后将岳飞赶出军营。
岳飞忠心耿耿,为国抗敌,虽然未得到皇帝的支持,但他依然在抗金前线坚守,为抵御金军贡献了巨大的力量。赵构心生恐惧,担心自己像父亲一样被俘,于是多次召回岳飞,并最终为了与金人和谈,处决了岳飞。这一行为,无疑加深了后人对宋朝皇帝的负面看法,认为他们软弱无能。
此外,“靖康之耻”更是让宋朝的声誉受损。北宋宣和七年,金军南下攻占宋朝都城汴京,宋徽宗深知大势已去,便将皇位传给儿子宋钦宗。由于北宋已陷入衰败,最终宋朝被迫用大量金银贿赂金军。然而,不久后金军卷土重来,宋徽宗与宋钦宗被俘。更为屈辱的是,宋徽宗与宋钦宗以及后宫的所有女性都被带到金国,并受到羞辱。宋钦宗的皇后因无法忍受屈辱而自尽。金人还“封”宋徽宗为昏德公,宋钦宗为重昏侯,金人更进一步剥夺了皇帝的尊严,将两位皇帝以及他们的亲眷强行穿上羊皮,牵着走路,称之为“牵羊礼”。
这一屈辱的事件使许多后人对宋朝失望,认为如果宋朝皇帝能够奋勇抵抗,或许靖康之耻就能避免,从而导致了对宋朝的批评声不断。
然而,宋朝真的是一无是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宋朝的皇帝虽然多次回避战斗,但也因此给百姓创造了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使百姓免于战火的侵扰。此外,宋朝还涌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学家,尤其是在“重文轻武”思想的影响下,宋朝人更加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唐宋八大家”中,北宋便贡献了六位杰出人物。
最后,宋朝的商业繁荣程度,尤其是宋太宗赵光义对商业的支持,更是推动了宋朝经济的飞速发展。即使在唐朝和明朝的盛世时期,宋朝的GDP也始终处于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