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张仪靠一张嘴忽悠楚国,表面占了便宜,却让秦国失去最重要的东西
创始人
2025-09-05 11:05:19
0

《谏逐客书》:惠王依据张仪的计策,成功夺取了三川之地,西边合并巴、蜀,北方纳入上郡,南面控制了汉中,彻底打击了九夷部落,掌控了鄢、郢之地,东面则占据了成皋的险要位置,并且划定了富饶的土地。这一系列的胜利使得六国的依附关系逐渐瓦解,它们开始向秦国屈服,献身于西方霸主的统治。从中可以看出张仪对秦国的贡献和影响。

李斯在这段文字中,细致地列出了张仪在秦国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然而,这段话的精髓并不完全在于后面列举的功劳,而是开头的四个字——“张仪之计”。

这“计”到底是什么呢?答案是——连横之策。

张仪出身魏国,魏国在战国时期被誉为人才辈出的“基地”。《史记》并未明确记载张仪的家世,但根据前文中的分析,历史上能留下名姓的人,往往并非草根出身。根据《史记》记载,张仪年少时曾拜鬼谷子为师,习得纵横之术,并且与苏秦是同门师兄弟。鬼谷子在战国时期可谓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中有孙膑、庞涓、张仪、苏秦等人。鬼谷子像是一个深不可测的智者,他的影响远超时代。

考虑到战国时期的经济状况,普通百姓的生活艰难,吃不饱饭是常事。张仪这样的年轻人能脱离家务,专心学习,必定不是贫困家庭的孩子。尽管张仪并非贵族出身,但他可能是一个落寞贵族的后代,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但地位早已不如往昔。

关于张仪的名声,也有一个著名故事——“张仪受笞”。故事中,张仪在楚国与楚国国相饮酒时,有人丢失了玉佩,怀疑是张仪偷了玉佩,于是对他进行了体罚。这个故事真假难辨,但反映了张仪当时的社会地位——贫困,甚至被误认为小偷。

可以推测,张仪的出身并不显赫,可能与商鞅一样,是出身没落贵族,有一定经济基础,但社会地位较低。

张仪是纵横家无疑,而“纵横”这一术语来源于当时两大阵营:合纵与连横。连横指的是弱国依靠强国为后盾,成为小国的盟友,进行军事征伐。因为秦国位于西部,而其他国家与之结盟,所以叫做连横。合纵则是六国结盟,共同抵抗秦国的霸权。六国从北到南,纵深的联盟构成了合纵的战略。

显而易见,合纵是为了防御,连横则是为了进攻。张仪主导的正是连横的战略。

张仪的人生可谓幸运,正好在适当的时机,进入了一个能够施展才华的地方。之所以是“适当的时机”,是因为当张仪来到秦国时,商鞅已去世,而商鞅极为厌恶像张仪这样的纵横家。商鞅认为,只有农民和士兵才对国家有实质性贡献,而像张仪这样的舌战之士,无益于国家。

如果张仪早早来到了秦国,商鞅必定会将他视为不必要的“蠹虫”,他将无法施展自己的计谋。然而,到了秦惠文王的时代,情况大为不同。商鞅的变法奠定了秦国的基础,国力迅速增长。此时,秦国不仅加强了内部力量,还逐渐开始展望外部的局势,准备开始进攻。

秦国要实现东进,打破六国联盟,正是张仪这种纵横家的最佳施展舞台。

张仪具备了两大条件来发挥连横之策。首先,秦国有明确的战略目标,长期的东进意图,几代君主共同推进。其次,秦国虽强,但并非无敌,张仪的外交策略正好能够在此种背景下得到最大化的效果。

张仪一方面能以秦国的实力为后盾,寻找合适的盟友;另一方面,他也能打破六国之间的复杂关系,为秦国争取更多的利益,提升秦国的外交优势。

张仪如何运用他的巧舌如簧,成功推动连横战略呢?

他与六国频繁交涉,尤其与魏国和楚国的关系最为紧密。魏国地处中原,是连横的重要枢纽,张仪致力于推动秦魏联盟,以此撕裂合纵防线。

公元前328年,张仪被任命为秦国的相邦。之后几年,张仪与魏国、韩国展开了频繁的外交斗争。直到公元前322年,张仪辞去秦国职务,回到魏国担任相邦,继续实施连横策略。但魏惠王看透了张仪的动机,并没有听从他劝说,使得张仪心生不满。

后来,魏惠王去世,魏襄王继位,但依旧没有采纳张仪的建议。张仪遂暗中联系秦国,发动一系列军事打击,使魏国屡次败北。

经过这些波折后,张仪得以顺利从魏国回到秦国,继续施展连横之术。

通过张仪的外交策略,魏国最终退出了合纵联盟,转而投向了秦国。这标志着连横策略的一次成功。

除了魏国,张仪与楚国的纠葛也非常深远。他在年轻时曾遭遇过楚国的侮辱,导致他一直怀有对楚国的敌意。作为秦国相邦,张仪自然要采取措施,处理与楚国的关系。

楚国疆域辽阔,兵力强大,是秦国最为棘手的对手之一。张仪通过巧妙的外交手段,一步步削弱了楚国的力量。

通过给楚国“商於之地”这一诱饵,张仪成功促使楚怀王解除与齐国的盟约,而后将楚国带入秦国的影响之下。这一策略的成功进一步巩固了秦国的地位,也让张仪的名声更为显赫。

然而,张仪的这次操作并非没有代价。虽然他以外交手段打破了齐楚联盟,秦国的信誉却因张仪的欺骗而受到极大损害。这种违背诚信的行为,在当时的战国时期,带来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尽管秦国通过张仪的计谋获得了很多利益,但从民心的角度来看,秦国的形象受损,甚至在以后导致了秦国的“狡诈无信”之名。

这段历史也提醒我们,在动荡的时代中,最值得珍惜的就是诚信与信义。而张仪这次“戏楚”的计谋,无论成功与否,都永远改变了秦国与楚国、甚至六国之间的关系。

后续我们将继续探讨这一话题,讲述秦国如何从合纵阵营中脱颖而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有人急了:马杜罗炫华为手机,美...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近期,委内瑞拉附近海域剑拔弩张,委美两国军事力量相互对峙。而就在此时,除了军...
原创 1... 在清朝灭亡前的几年,位于大洋彼岸的美国,有一群白人,他们与清政府毫无恩怨,甚至素未谋面,但却立下决心...
原创 蒋... “人穷不过三代,人富不过三代”这一说法是否成立呢?今天,我们从对中国近代史影响深远的蒋介石身上来探讨...
原创 7... 1976年,毛主席在身体逐渐衰弱的情况下,写下了自己最后的申请:希望能够乘坐飞机回到自己的故乡——韶...
原创 春... 2004年8月,陕西韩城位于黄河西岸的梁带村,村民们一到晚上就能听到沉闷的爆响声。 几天后,梁带村的...
培育钻石怎么选?河南柘光钻石技... 传统天然钻石的形成需要数亿年时间,且开采过程对土地资源造成一定影响。而如今,无需开采土地、无需漫长等...
原创 宁... 《大银川传奇》 小城有大故事,愿为您倾诉。 让我们一同感叹往昔岁月,风云变幻,时光如梭。 银川新城...
日本承认重大误判,没想到朝方领... 在这个时代,大国之间的较量愈演愈烈,而“9.3阅兵”不仅是中国军力的集中展示,更是一场关于历史、战略...
原创 什... 许多人可能见过六根手指的人,或是听说过连体婴,但你知道什么是“双瞳孔”吗?顾名思义,双瞳孔指的是一个...
原创 贪... 在大众的视野里,似乎隔三岔五就能看到官员因贪腐落马的消息,从位高权重的高官,到基层岗位的小官,贪腐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