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全毅:《京剧男旦艺术发展史》
创始人
2025-11-23 07:31:13
0

《京剧男旦艺术发展史》,颜全毅著,学苑出版社2025年8月版。

内容简介

该书由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主任、教授颜全毅所著。男旦艺术是京剧表演艺术体系中极具魅力又不可忽略的一环,从京剧形成之际始,男旦艺术便不断探索,寻求着自身的发展,人才辈出、形态多样,直至最终出现“四大名旦”“四小名旦”等艺术高峰,并产生了京剧旦角尽态极妍的流派风格和表演范式。尽管随着社会环境变迁和时代审美变化,男旦艺术逐渐淡出现代戏剧舞台,但其历史演变和艺术发展,仍是京剧史光彩夺目的一页,值得今人总结。

该书写作前后历时十年之久,首次系统、完整地梳理、揭示京剧男旦艺术发展的历史脉络和代表人物的人格魅力与艺术追求,力图较为详尽和清晰地展示男旦艺术的发展递进关系与内在缘由,是一项填补学术空白的艺术研究课题。

全书从清代、民国及当代大量相关记录、著作、报刊入手,以第一手材料为主,爬梳剔抉、辨析溯源,尽可能真实地还原相关史事和人物关系,努力揭示出男旦以及京剧艺术发展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动因。从材料出发,将男旦艺术的人和事置于其时代背景中,尽量展示出其发展背后的客观因素与丰富意味,少作宏阔议论和高深引申,是著者的基本立意。

该书主要章节包括《京剧男旦艺术渊源与生发》《“品花”与竞艺》《清末京剧男旦诸大家》《民国时期京剧男旦艺术的繁荣发展》《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与尚小云》《民国男旦其他名家》《“四小名旦”与民国男旦新秀》和《1949年以后得京剧男旦艺术》等10章。

《京剧男旦艺术发展史》

目 录

弁言

第一章 京剧男旦艺术的渊源与生发

第一节 中西视野下的男旦艺术渊源与流变

第二节 京剧生发期的男旦身影

第二章 “品花”与竞艺

第一节 “品花”与相公堂子

第二节 竞艺

第三节 “同光十三绝”中的名旦

第三章 清末京剧男旦诸大家

第一节 清末京师诸名旦

第二节 田际云

第三节 陈德霖

第四节 王瑶卿

第四章 民国时期京剧男旦艺术的繁荣发展

第一节 时代之变和男旦崛起

第二节 男旦艺术的全面成熟和发展

第三节 伶党、菊选与名旦座次

第五章 梅兰芳

第一节 生平艺事

第二节 剧目传承与新创

第三节 表演特色与艺术精神

第四节 海外演出第一人

第六章 程砚秋

第一节 生平艺事

第二节 新剧创演

第三节 剧艺特色

第四节 访欧报告与革新思想

第七章 荀慧生与尚小云

第一节 荀慧生

第二节 尚小云

第八章 民国男旦其他名家

第一节 “翠、草、碧、朱”

第二节 上海舞台冯、贾之争;毛韵珂

第三节 南方四大名旦;黄桂秋

第四节 欧阳予倩

第九章 四小名旦

第一节 新秀竞起与流派传承

第二节 童伶选举和“四小名旦”

第三节 李世芳、毛世来、宋德珠

第十章 1949年以后的京剧男旦艺术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张君秋

第三节 其他当代男旦名家

参考文献

后记

弁 言

男旦艺术是京剧表演艺术体系中极具魅力又不可忽略的一环,从京剧形成之际始,男旦艺术便不断探索寻求着自身的发展,人才辈出、形态多样,直至最终出现“四大名旦”、“四小名旦”等艺术高峰,并产生了京剧旦角尽态极妍的流派风格和表演范式。

《同光朝名伶十三绝传略》

尽管随着社会环境变迁和时代审美变化,男旦艺术逐渐淡出于现代戏剧舞台,但其历史演变和艺术发展,仍是京剧史光彩夺目的一页,值得今人总结。

《京剧男旦艺术发展史》的研究,首次系统完整梳理、揭示京剧男旦艺术发展的历史脉络和代表人物的人格魅力与艺术追求,力图较为详尽和清晰地展示男旦艺术的发展递进关系与内在缘由,是一项填补学术空白的艺术研究课题。

《京剧男旦艺术发展史》从清代、民国及当代大量相关记录、著作、报章入手,以第一手材料为主,爬剔梳理、辨析溯源,尽可能真实地还原相关史事和人物关系,努力揭示出男旦以及京剧艺术发展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动因。

从材料出发,将男旦艺术的人和事放置于其时代背景中,尽量展示出其发展背后客观因素与丰富意味,少作宏阔议论和高深引申,是本研究的基本立意。

《清末民国京剧研究文献辑刊》

《京剧男旦艺术发展史》正式出版前,有几个问题需要特别加以说明:

第一,男旦之名,旦是戏曲行当脚色重要组成,是戏中人物的性别;男则是演员自身的性别。

按照戏中人物性别,老旦无疑也是旦角,“京剧男旦”的研究理应将老旦一行的男旦演员列入其中。但按照京剧界的一般认识,青衣、花旦、武旦都是假嗓演唱,表现中青年女性;而老旦则是大嗓演唱,与须生行在艺术形态上更为接近,实际上,京剧传统,早期老旦常由须生兼演。

因而,本书《京剧男旦艺术发展史》中的“男旦”,遵从一般习惯,未把老旦行的男演员列入其中,乞请专家、读者谅解。

第二,京剧行业有大量的术语、专有名称甚至人名、剧名都有不同说法,不同时期这些名称也常发生变化。

比如“京剧”之名其实晚出;“二黄”、“二簧”之名的相互叠见;“小翠花”、“筱翠花”,“贾璧云”、“贾碧云”等人名的混淆;《挑滑车》、《挑华车》等剧名的争议;文化部戏曲实验学校、中国戏曲学校;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等名称在不同时期不同叫法和业界约定俗成叫法之间的差异等等,不一一而足。

京剧四大名旦合影

本书中也因引用源的不同,会有不同说法的出现。为了叙述的方便,也会出现一些后出的概念、名称代指先前事物之处;会用一些约定俗成的说法指代事物的实际称呼等。

同时,本研究大量引用清代、民国笔记、著作、报章的文章、随笔,其中存在许多说法上的混乱、矛盾以及未经勘验的错误,更有许多用字、语法上的时代差异。一些明显可证虚实的说法和修辞、文字差异谬误,笔者尽量予以订正,但大多差异,仍尊重原文、一仍其旧,以保持历史原貌,这是需要特别说明的。

第三,由于篇幅较大,写作时间的紧张,目前本研究还存在一些粗陋甚至错误之处;一些引用注释尚未精确细致。

同时,由于作者的水平和视界有限,一些观点看法和内容文字都存在一些不足。敬请各位方家和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清代京剧文学史》

后 记

我对京剧男旦艺术的研究兴趣由来已久,1996年,我在本科毕业论文《中国戏迷文化性格研究》发表后,即想着手《京剧男旦文化性格研究》课题研究,专门登门向周传家教授求教,后因学业、剧本创作事务繁杂而中断。

2010年我以《京剧男旦艺术发展史》为题申报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得以入选,有了必须在几年内完成的动力和压力。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曾向中国戏曲学院钮镖、贯涌等前辈老师求教;初稿完成后,请著名京剧理论家龚和德、安志强两位先生通读全稿,并给予具体指导。

《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民国卷

写作过程也是资料搜集寻觅的艰难跋涉,特别感谢傅谨教授无私地将他手中正在编纂进行的《京剧文献汇编民国卷》所有材料交给我参考,使我免去了大量寻找和淘选的时间和工作量;同事吴新苗教授、赵建新教授也给予了我专业上很多帮助。

书稿完成后,因恐学识有限、讹漏多有,迟迟不敢付梓,压在手上五六年,在众多同道鼓励和催促下,最终打磨修改,交由学苑出版社出版,出版前,特请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谷曙光教授通读全稿,提出宝贵意见;又烦江棘副教授对全书进行审阅校订。

《公开发表的京剧剧本提要》

最后,由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两位青年教师任婷婷博士、陈杰博士通读通校。学苑出版社副社长潘占伟对本书出版非常关心,给予了各方面照顾。以上都是需要特别表示感谢的。

记得本书长达数年的写作都是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利用寒暑假时间集中完成的,有两三年,一到假期,都请我的爱人刘礼霞带孩子回苏州吴江老家,留给我一个安静写作的空间。寒来暑往、不知不觉,一本小书,也印证了十年时光的飞逝。是为后记。

2022年1月15日记于中国戏曲学院

《颜全毅戏曲剧作集》

作者简介

颜全毅,中国戏曲学院教授,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戏文系主任。文学博士,著作有《清代京剧文学史》《戏曲文化与当代剧场审美》《颜全毅戏曲剧作集》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天津大学冯骥才博物馆落成 天津11月22日电 (记者 孙玲玲)天津大学冯骥才博物馆22日正式落成,馆长由冯骥才担任。 博物馆坐...
宁波:垃圾分类走进历史文化名城 央广网宁波11月23日消息(记者刘欣莹)22日,宁波市市容环境卫生指导中心、宁波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
书法行业的一大丑闻 中国的书法,现在是一地鸡毛。 按照传统的习俗,中国书法有隶书,楷书,行书,篆书,草书方式。写出来的字...
曼城意外失利,英超争冠形势骤然... 英超第12轮的比赛在11月23日如火如荼地进行,令人瞩目的焦点在于曼城与纽卡斯尔的对决。曼城在主场以...
竹编家具:传统工艺也“摩登”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色彩丰富、形制各异的“平行竹编吊灯” 凳、椅及屏风的制作采用...
景德镇横戈陶瓷有限公司成立 注...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景德镇横戈陶瓷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胡美霞,注册资本1万人民币,经营范围...
4枚导弹打醒了俄罗斯,普京向北... 当地时间2025年11月19日,俄罗斯国防部通报,当地时间2025年11月18日,乌克兰武装部队发射...
颜全毅:《京剧男旦艺术发展史》 《京剧男旦艺术发展史》,颜全毅著,学苑出版社2025年8月版。 内容简介 该书由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
北京市民请查看手机短信,警方重... 近日,许多北京市民都收到了一条来自北京市反诈中心的短信提醒。短信中写道:“近期,不法分子冒充公安机关...
鹤山市町佑珠宝首饰商行(个体工...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鹤山市町佑珠宝首饰商行(个体工商户)成立,注册资本0.3万人民币,经营范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