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日本的反应并未停留在外交层面。美国的插手,迅速成为这一争端的另一个关键变量。11月17日,美国海军作战部长达里尔·考德尔在日本发表讲话,明确表示美国理解日本对台政策的立场,继续支持日本在台海问题上的立场,并支持韩国建造核潜艇以应对中国海军力量的扩张。这一言论看似是对日本立场的支持,实则是一种“信号战”策略,试图通过表态加强对亚太地区盟友的支持,但并未表明美国将在军事层面深入干预。
美国这一策略显示出其在亚太地区的长期战略思维:不深入、不过度承诺,却在言辞和象征性行动上不断强化对盟友的支持。考德尔的发言虽是支持,但更多的是通过强调日本“应当承担责任”来显示美国的间接参与,且对韩国核潜艇建设的支持,则反映了美国在军事部署上的一种“后置”姿态,既不直接介入中日的海上对抗,也不会让自己陷入其中。事实上,这一策略的背后,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布局,依然秉承通过增强盟友军事力量来进行战略威慑,而不是亲自投入资源。美国在这一过程中采用了典型的“强硬话语+谨慎行动”的模式,避免在中日对峙中激化局势,但也不放弃“信号”战的玩法。
完整内容查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