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许多北京市民都收到了一条来自北京市反诈中心的短信提醒。短信中写道:“近期,不法分子冒充公安机关拨打电话,以涉案配合调查为由,要求您下载小众通联、共享屏幕等软件并进行转账汇款。请牢记!凡是拨打电话或使用FaceTime通话自称公安机关工作人员,以‘你的身份被冒用’‘你涉嫌洗钱’等理由,要求您下载App、查看银行账户流水的都是诈骗!请切勿轻信,遇可疑情况立即报警。”

北京约谈18款
小众通联App运营主体
近期,因下载不明App、点击不明链接而导致被骗的案例屡屡出现。据“网信北京”微信公号号11月21日消息,随着电信网络诈骗手段持续翻新,小众通联App逐渐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诈骗链条中的关键一环。近日,北京市网信办、市公安局、市通管局依法联合约谈18款小众通联App运营主体,通报其存在的涉诈风险,责令限期整改,切实履行主体责任。
依据《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三部门提出明确管理要求。
一是全面落实实名制。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确认提供服务时,依法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不得提供服务。
二是完善监测识别机制。对利用其服务从事涉诈支持、帮助活动进行监测识别和处置,对监测识别的涉诈异常账号立即重新核验,并根据风险等级采取限制功能、暂停服务等处置措施。
三是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完善反诈内部防控机制和安全责任制度,防范被不法分子利用。积极配合监管执法工作,为公安机关办案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
四是加强反诈宣传提示。在App注册、使用环节的显著位置,通过公告栏等方式加强反诈宣传,提高用户反诈意识。同时,完善用户投诉通道,及时受理处置用户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