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书籍,大约几十万字,能够上百万上千万的都是现代流行的无限流网络小说,比如一些玄幻小说,言情小说之类的,重复着相同的套路,靠着字数来吸引读者。而在中国古代有这样一部书籍,字数达到了惊人的3.7亿,相当于615本《三国演义》,虽然字数繁多,但是字字珠玑,句句经典,被称为是中国古代空前绝后的一部百科全书。日月流转,世事沧桑,这部鸿篇巨著几经辗转,纵然是帝王,也没有将其保存完整,现今只存3%,委实可惜!
这部令人惋惜的书籍就是明朝永乐元年,明成祖朱棣下令编纂的《永乐大典》,这部书集古代之大成,法古今之名著,历经6年,有3000多位名家大儒参与,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医学戏曲,包罗万象。有许多古代的演绎故事都被收录在内,如果这部著作能够完整地保存至今,定然会让国人对中国古典文学有更深一步的了解。然而历史就是历史,事实也不存在扭曲,本有正副两部的著作,永远留在了今人的怀念之中。
古代帝王,酷爱读书的能有几人,《永乐大典》虽然被皇家珍藏,但是发挥的作用却寥寥无几,只有明朝的嘉靖皇帝对其十分偏爱,唯恐保存不慎,正本遗失,所以他又下令照本重抄,于是《永乐大典》就有了正副两本,所以流传至今,也不至于全部遗失。明朝之后,就是令今人扼腕叹息的大清王朝,据传言,清朝雍正、乾隆两位皇帝也酷爱这本典籍,但他们发现清宫之中保存的是嘉靖皇帝时期抄录的副本,正本不知何时已经遗失。但就副本而言,也残缺不全,他们命人多方寻找遗失的书册,但都毫无结果。
虽然在乾隆皇帝之时就已经遗失了1000多册,但是对于这一万多册的百科全书来说只是十分之一而已,如果很好的保存,也是一笔无可估量的财富。奈何腐朽的清政府毫无一点规章制度,官员贪赃枉法,居然连皇家珍藏的《永乐大典》也有偷盗,最终十不存一。更让人扼腕叹息的还是清末,落后的清政府无力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洋枪大炮,这仅存的一点书籍也付之东流,散落世界各地。
关于《永乐大典》的遗失,最为惋惜的还是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以及落后,自这部旷世名著编纂完成之后,它就一直被深藏宫中,一般人无缘一见。在现代人看来,如此名著就应该公之于众,使其精华发扬光大,传承万世,思想上的一代代传承总比物质上的一本本流传要来得更实在,但是统治阶级就不这样想,他们认为这样空前绝后的百科全书就应该被皇家珍藏,也只有皇家之人才有资格阅览,所以导致经典流失,不可弥补。要是朱棣知道几百年之后他苦心孤诣令人编纂的旷世名著遗失殆尽,不知会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