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得弄清楚什么是发配,在古代发配犯人的标准又是什么。
发配充军指的是将罚犯扔到边远地区从事强迫性的屯种或充实军伍,是轻于死刑、重于流刑的一种刑罚。有的还会先在罪犯的脸上刺字,然后送到边远地区去服劳役。
《明史·刑罚志》记载:充军者,明初唯边方屯种,后定制,分极边,烟瘴,边远,边卫,沿海,附近军。有终生,永久。终生:规定罪犯要服役到死;永久:还要罪及子孙后代。
那么罪犯被发配了苦不苦?惨不惨?答案是肯定的,正所谓“刑莫惨于此”。
发配”一般都是去往边陲地带,人烟罕至,杂木丛生,而且有各种危险的野生动物,有的地方瘴气纵横,人到了那里基本上是等死。遥远的路途、心理的不安,很多被流放者未到流放地就死亡了,即使最终到了目的地,对当地的气候、饮食等等难以适应,最终也是九死一生。答案也是肯定的,如果可行,一定跑。
但是现实总是喜欢打我们的脸,被发配的罪犯可能死在路上,但是基本是不可能或者跑掉的。你看《水浒传》里面,108个好汉有几个被发配过的:林冲发配到沧州、杨志发配北京大名府、武松发配孟州、宋江发配江州、雷横发配到济州、朱仝发配到沧州。虽然这是小说的人物,但正是如此才更反应了想在发配途中逃跑是不可能的。
普通人能有林冲、武松等人一样有人给他们花重金打点押送的官差,一路给你吃好喝好吗?不让你饿死在路上就不错了,还有力气逃跑吗?
而且就算你有力气逃跑,但是你带着枷锁脚链打得过全副武装的押送官差,还是跑得过轻装健步的押送官差?
再假设你运气极好,在发配路上侥幸逃脱了,你能去哪?家肯定回不了,其他地方你也去不得,毕竟脸上刺着字。去山里躲着吗?可是古时候的山里跟现在可不懂,那是猛兽毒虫无数,我真不认为你躲进去还能看见明天的太阳。
还有,一旦你逃跑的消息传回朝廷,龙颜大怒,把你全家满门抄斩都是轻的,大部分人应该还做不到如此绝情寡义。
所以啊,既然逃跑弊大于利,为何还要冒险呢?好死不如赖活着,只要能活着到达发配地点,大部分人应该是不会去选择逃跑这种极端行为的。毕竟活着才有希望,说不定你沉冤得雪了呢?说不定碰到天下大赦,可以回家了呢?说不定你在发配地也能混的风生水起过得更好呢?
人一旦有了希望,就绝不会去轻易尝试可能绝望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