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佛、阿弥陀佛与真武大帝铜造像
大同市博物馆巡礼之四
钧魂分享
钧魂:青铜专业委员会会员
爱好古陶瓷/青铜器/金银器研究
热衷于古代艺术品收藏
沧桑代地
大同地理生态,自古可农可牧。大同居民社会,常在两大文明进退之间游移变迁。大同历史文化,总在胡汉之间徘徊酝酿。其形其神,亦胡亦汉,胡汉难分。惟其如此,别具风姿,精彩绝伦。
魏都平城
平城,拓跋鲜卑建立北魏王朝的首都。自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称皇帝,“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开启北魏平城时代,至迁洛前于平城建都凡97年。
拓跋鲜卑以平城为基地,成就伟业。道武帝雄才大略,奠定封建国家;太武帝气吞万里,达成北方统一;冯太后、孝文帝“太和新政”,推动华戎一体。他们汇聚南北文明,兼容东西精髓,创造出奇迹般的辉煌,为古老的中华注入新鲜的血液。
百年帝都,气象万千,商旅汇聚,贡使络绎,成为北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北魏平城历史文化的精华,遗存至今。平城明堂遗址和方山永固陵,记录着鲜卑人封建化的足迹;“真容巨壮”的云冈石窟,标志着西来佛教本土化的开端;宋绍祖和司马金龙墓的文物,见证着南北朝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进程。斑驳拙朴的宴猎壁画,威武雄壮的兵马俑军阵,异域风情的金银玻璃器皿会将我们带回到1600年前的平城。
辽金西京
唐代大同,时有云州和云中郡之称。会昌五年(845),置大同军节度使,是“大同”作为行(军)政区划名称之始,一直沿用至今。
10世纪初,契丹人崛起于松漠之间,趁唐末战乱,建立辽国,日渐强盛,进逼中原。五代时,辽册立后晋石敬瑭为“儿皇帝”,割取“燕云十六州”,大同属辽。辽、宋和西夏鼎足而峙,大同成为辽之西京。女真金朝代辽,西京依旧;蒙古元朝改大同路。
辽金大同,陪都重地,经契丹、女真、蒙古等族相继经营,大同成为中国第二次民族大融合重要舞台,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西京风貌。奇构凌云的应县木塔和宏丽壮美的华严寺,至今屹立,彰显着那个时代的文化繁荣与佛教盛行。经过考古发掘,沉睡千年的铜器、金银器、瓷器、绘画、雕塑不断重新面世,别具韵致的西京风华日渐清晰:春水秋山,茶酒诗射,胡风浓郁,汉制隐约。骄悍与儒雅交织,写下了中华文明史中浓墨重彩的一页。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欢迎转发
谢绝不经同意擅自拷贝图文至自己公微号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