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彭德怀走过的路,曾任彭德怀曾任的职。彭德怀在其军事生涯中,拥有多个关键职位。他培养的四名将领,惊人地都曾任彭曾任之职。其中最杰出的一位,同彭德怀一样,曾任军委副主席。
1928年,彭德怀领导了平江起义,建立了一支党的主力军,即红五军,后发展成红三军团。红三军团深受彭德怀的影响,铁血军魂充斥着彭德怀的精神。
红三军团中出现了许多杰出的将领,他们都如彭德怀般坚定不屈,刚毅果断。其中四位尤为著名。
首先是黄克诚大将,也是红三军团中唯一的大将,位列十大将之第三。1945年,共产党的七大之后,彭德怀担任了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
在1958年建国后,黄克诚接替粟裕成为总参谋长。这一职位极为重要,彭德怀和黄克诚均曾担任。1959年,黄克诚和彭德怀一同遭受不幸。
晚年黄克诚重新出山,领导了中纪委。当时中央开始纠正过去的错误,平反冤假错案。黄克诚认为,彭德怀应当首先被平反。他期待历史为这位老将军正名的那一天。
第二位是开国上将杨勇。杨勇最初的军旅生涯就是在彭德怀的带领下,从一个普通士兵成长为团级高级将领。他在彭德怀的关爱下成长,彭德怀对他既宠爱又严格。
(前排,杨勇与张震)
杨勇经历过彭德怀的严厉批评,但他始终深敬彭德怀。彭德怀是第一任志愿军司令员,而杨勇是最后一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从彭德怀开始,到杨勇结束。这是红三军团的荣耀。
杨勇出国前,彭德怀特意留他共进晚餐,这种情况十分罕见。杨勇回国后,先后担任过北京军区司令员、副总参谋长,晚年还成为中央书记处书记,他的职务之高达到副国级,成就斐然。
第三位是开国上将张爱萍。彭德怀虽然脾气暴躁,常骂人,但对张爱萍却鲜有责怪,两人之间有种英雄惜英雄的氛围。张爱萍是知名的“将军诗人”,革命队伍中的知识分子,而彭德怀出身军旅。
中国有句俗语,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然而,张爱萍这位秀才与彭德怀这位战士的相见恨晚,他们之间的交流无需多言,气场完美契合。
建国后,张爱萍被任命为副总参谋长,原本应与总参谋长粟裕共事。然而彭德怀要求张爱萍与他共办公室,显示了对张的极高重视。
#中国人为何如此疲惫#1982年,张爱萍出任国防部长。彭德怀曾是建国初的国防部长,未曾料到他的一位旧部也会担此重任。张爱萍对彭德怀评价极高,称他为人格高尚。
老将军一生正直不阿,与彭德怀性格相似,深受其影响。甚至邓小平都称张爱萍是军中不可得罪的人物。
最后一位是张震。彭德怀在平江起义,而张震正是平江人。他是彭德怀亲手培养的将军。建国后,张震在军委任职,成为作战部长。他想前往朝鲜考察,彭德怀立刻批准。
张震又希望在朝鲜带兵实战,彭德怀同样批准,让他接替皮定均直接担任军长。晚年的张震也担任了军委副主席,这是彭德怀曾担任的职务。张震对彭德怀评价极高。
尽管许多人将彭德怀视为粗犷的猛将,甚至彭德怀自己也如此自述,但张震则不同看法,他认为彭老总在很多重大问题上思考既全面又细致。
黄克诚、杨勇、张爱萍、张震这四位彭德怀的老部下,都是血性的军人,都未让彭德怀失望,他们都是红三军团的荣耀,也是彭德怀的骄傲。